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对制造业信贷的重点监测,督促银行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要求,持续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营造良好金融市场秩序。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不简单将“两高一资”行业融资规模作为评价标准。...
中国五冶、中国二十二冶中标8.5亿项目,分别为乐山高新区安心里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施工标段和新疆金盛镁业有限公司镁合金产业循环经济建设技改提升项目60万吨/年兰炭装置工程总承包。...
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推进二代水泥技术装备标准贯彻实施,到2025年,半数以上水泥生产线接近或达到二代技术标准要求。加强原料燃料替代,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鼓励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废弃物,合理控制熟料生产过程碳排放。加强新型凝胶材料、低碳混凝土等低碳建材产品的研发应用,鼓励水泥产品开展碳足迹评价。...
闻喜公司立足当地丰富的矿物掺合料资源,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历经数百次试验打磨,成功攻克原材料配比优化、生产工艺稳定性控制等多项技术难关,推出的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各项性能指标符合JG/T486-2015《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行业标准,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多重显著优势。...
中建商砼坚持以创新为引擎,聚焦混凝土前沿技术,推动绿色低碳混凝土持续“上新”。自2025年以来,公司6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王勃华表示,近期顶格高层密集发声、重视成都不断升级,“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一具体工作方向的明确,下半年“反内卷”是光伏行业“最重点、最重要”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目前已有很大推进。...
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桥涵结构在海洋环境的侵蚀下,面临着严峻的耐久性挑战。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二氧化碳、盐分等腐蚀介质,对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和混凝土本身造成严重破坏。高性能混凝土(HPC)因其优异的抗渗性、抗碳化性和抗侵蚀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材料。...
从雪域高原到万里海疆,从神州大地到全球市场,中国建材以材料之力,筑就大国建设的坚实根基。作为全球领先的材料产业投资集团,我们拥有13家上市公司、7项世界第一的产业规模,更以3.8万名科研人员的创新力量,点亮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超薄电子玻璃、氮化硅陶瓷球等“大国新材料”的科技之光。...
会谈中,双方还就大型水泥集团的企业管理运营模式、运行体制机制、行业内采购战略合作、行业对标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形成了高度契合的发展策略,向着产能优化、绿色转型以及集约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下一步,双方就下一步高层互访、企业间深度交流做了约定和安排。...
在此次SNEC光伏展会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采访了深圳崧盛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云琪,其就海外市场进行了重点分享。...
天山股份回答表示,公司积极推进废弃物管理,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优化废弃物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近日,安徽迈格瑞金属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成功从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购入二氧化硫2.505吨/年、氮氧化物16.309吨/年排污权指标。这是安徽省和县首单排污权交易,标志着和县环境要素保障“市场配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县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新路径。...
日前,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军表示,全面绿色转型是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海螺集团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6月10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召开。会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2025 SNEC PV+国际光伏两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致辞并以“与光共舞 解锁未来”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济宁海螺水泥是海螺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拥有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线,园区内先后建成9MW余热发电、16.96MW光伏发电、11.5MW风力发电及9MW垃圾发电机组、9MW生物质气化补充热能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65亿度,是水泥行业首个“零外购电”工厂。...
2025年5月16日,以“绿色智能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材国际第三届水泥绿色智能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580余名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绿色低碳、数字设计、智能管理、传统拓展等领域进行深度对话交流,助力全球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节能减排本身就是公司长期以来的主要工作,余热发电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循环利用等对碳减排均有重要意义。...
华新水泥通过融合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数字技术,构建了以商业智能、管理智能、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构架体系,通过智能的管理运营(IT)推动生产层面的执行(OT),利用企业数据资产,重构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打通业务和管理边界,实现监控预警、指挥调度,形成横向价值网络的协同能力,降本增效、快速决策。工业智能助力传统企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燃煤替代率超40%,综合能耗降低4%,整体技术国际...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建材集团作为非金属材料制造商和资本投资公司,又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两会期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表示,2025年,要围绕新主业定位,努力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推动集团更快更好完成新旧动能接续,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3月28日,协鑫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
3月13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 技术专场”在浙江杭州举行。郑州利孚总经理李祥作《钛铝、微晶陶瓷材料在水泥窑关键部位的应用》主题报告。...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江苏省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苏工信节能【2056】56号)。江苏上峰水泥有限公司凭借在绿色智造、节能减排、能源利用等领域的优势成功入选。...
近年来,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大力实施“一体化、国际化、差异化”战略,加快数智化转型、低碳化发展,已成为集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骨料、物流运输、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等业务为一体的一流建材提供商。...
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公布两则行政处罚结果,涉及两家光伏企业,被处罚金额共计32万元。 ...
2025年,中国建材要怎么干?周育先表示,围绕新主业定位,中国建材要基于以往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基础优势,从效率和效益角度,围绕优势多做增量,克服弱项优化存量,精准发力抓住变量,创造价值提升质量,努力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推动集团更快更好完成新旧动能接续,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加快建设 “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行业下行周期中,数字化不仅是“应急良方”,更是增效引擎。中凯的水泥货物流向智能管控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多家水泥企业成功应用,实现了物流管理的低碳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
2024年,全国水泥行业继续呈现出“需求疲软、价格低迷、效益大幅下滑”的严峻态势。据统计,全行业产能发挥率不足53%,整体利润同比腰斩,多数企业纷纷发布预亏公告。然而,在一片哀鸿中,一家仅拥有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的企业却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2024年,对于光伏人来说是极其寒冷的一年,其正在遭遇光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周期阶段,产业链价格的持续崩塌致使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哪怕是龙头企业也深陷困顿。“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这一年中国光伏企业虽面临种种困境,却也迎来新的机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迎接未来。如今,回望光伏行业的2024年,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归纳总结了十大年度关键词,窥其规律,探其发展。...
“三降”,是指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
俞皓处长结合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分析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到政府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推动行业产业绿色发展不松懈。...
本次采用随机抽查并结合差异化管理方式,共抽查了29家预拌混凝土企业,结合第三方检测结果及延伸工地核实查验情况,形成本次抽查结果。抽查中共发出整改督办通知单26份,执法建议书2份,通报典型案例8个。...
“2024中国水泥高质量发展论坛暨OCC第二届反内卷恳谈会”在安徽桐城召开,沿江水泥企业悉数到场参会。...
展望未来,在突破既有熟料体系,创新设计新型低碳熟料(新熟料)、突破时滞性及多尺度障碍,构建全流程无“鸿沟”数字化体系、数据价值最大化,支撑全流程低碳(分时电耗、煤耗、低碳配比等)等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在煤炭开发、生产、储运、使用全产业链各环节,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等手段,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及碳排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活动,对于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到2027年,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占比稳步提高,绿色建材产值占比达到全产业30%;玻璃、墙体材料等产业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矿物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供给能力有效提升;钙质岩类和硅质岩类矿产资源“精深用矿”取得积极进展;建材行业产业层次、质量效益明显改善,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化水平有效提升。...
9 月 19 日,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在价值在线网站举行。投资者与行业媒体记者就行情预测、重大事项、产品创新研发及海外产品销售等问题提问,公司董事长罗立国、董事总经理罗烨栋、独立董事赵家生及董事会秘书高君秋进行了回答。合盛硅业独立董事赵家生认为,“今年工业硅下跌时间较长,预计第四季度供应会明显减少,多晶硅领域需求有望好转,价格可能上涨。...
水泥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是引擎。近年来,世纪新峰集团以建材为基础转型发展农业现代化项目,农业现代化板块的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项目每天产生大量粪污,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世纪新峰集团首席科学家诸葛文达亲自设计和指导实施了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与世纪新峰雷山水泥厂协同利用工艺,对资源进行无害化处置,围绕现代农业打造闭环产业链条,成果斐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竞争力和发展新优势。...
为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建立完善双碳规划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创新体系、交易体系、能力体系,做好双碳政策研究,摸清家底,压实数据质量、分解落实减碳目标,持续深入地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和智能化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
针对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掣肘绿色转型、节能减碳空间收窄等问题,叶家元提出,水泥企业再难也尽量不要忘了创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低碳领域,还应打开思路,视自身条件,宜早谋划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在实施数智化改造中,尽量要与低碳化联动。如果数智化离开了低碳这一落脚点,数智化极有可能空心化,极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反而成了企业的负担。...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亿千瓦、6.09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
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将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到2030年,全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带动工业领域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持高位运行,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葛洲坝水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丹要求,聚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突出市场导向,把握市场营销重点,全力稳住生产经营基本盘;要深化提质增效,加强对标管理,加强政策研究和节税降费;要大力推进实施“一体化、国际化、差异化”战略,积极发展新材料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