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华分享:上半年举步维艰,光伏“内卷”下半场如何破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整理 · 2025-07-25 15:25

7月25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作《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主题报告。

王勃华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光伏行业上半年的情况举步维艰。尽管光伏新增装机方面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增长,但在光伏行业各大环节产量、价格、出口、开工率,已经企业的营收利润方面都创新低。其中,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产量历史性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行业内更是出现一批退市、破产,甚至兼并重组的企业。

下半年,尽管全球市场装机持续增长的趋势仍未改变,也仍有很大提升潜力: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数据从年初装机量531 - 583GW上调到570- 630GW;国内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从年初的预测的215GW到255GW,上调到270-300GW。

但随着海外各大市场本土化趋势加速且速度非常快,以及本土化活跃地区基本覆盖中国出口主要海外市场等因素下,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着海外竞争格局加速恶化的境况。王勃华表示,海外市场虽然在增长不意味着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增长,本土化竞争加剧,这个市场我们不一定能拿到需引起高度重视

而国内市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上调了全年新增装机数据,从215GW到255GW上调到270 - 300GW。王勃华认为,上半年五个月后,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装机量进入GW级水平,对半数以上地区全面推进光伏装机,许多项目并网基础扎实,装机增长确定性比较强。风光大基地项目相对比较稳定,市场化交易成熟地区市场有保障。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未来发展需求能起到相当程度的托底作用。

他表示,半年多以来政策密集推出,下半年将主要集中在稳预期和拓场景两个方面集中发力,支撑光伏行业发展。

此外,王勃华表示,近期顶格高层密集发声、重视程度不断升级,“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一具体工作方向的明确,下半年“反内卷”是光伏行业“最重点、最重要”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目前已有很大推进。他表示,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期望能尽快看到治理工作效果,使光伏行业尽早回归正常健康发展轨道。

以下为演讲报告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中国光伏行业上半年的情况,可以说举步维艰。

上半年制造端的中心词就是下降

产量和价格在下降。电池片组件的产量增速已经下降到15%以下,多晶硅、硅片的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更大,光伏三个环节的主流型号产品价格相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已经降低了80%以上(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下降88.3%、89.6%、80.8%、66.4%)。

出口方面也是下降。一方面,光伏产品出口额连续两年下降,今年1-6月出口额同比下降26%。另一方面,出口量——特别是组件的出口量也出现下降。

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运营非常困难。我们对31家主产业链的上市企业做了统计,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亏损幅度同比增加了274.3%。

但是这几个侧面里我们也有亮点,而且亮度非常高,那就是应用端。我们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

具体来看。

制造端我们关注两个情况:四大主产业链环节产量增速全部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幅度最小的是电池片,下降了7.7%。

多晶硅和硅片这两个环节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多晶硅环节同比下降落差超过100%,出现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硅片落差超过80%,出现2007年以来有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行业开工率数据也很低。电池片、组件环节在50%左右,硅片低于50%,多晶硅甚至低于40%。

亮点方面是应用端的新增装机数据,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出现几个里程碑式的增长。半年装机量超过200GW,这是历史新高。5月份月度装机量超过90GW,是月度历史新高。月度装机量增长幅度接近400%,也是历史新高。半年装机量超过200GW,相当于历史上第二高的年度装机总量(2023年为216GW,现在半年已达212GW)。

累计装机方面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到5月底,累计装机已经超过1000GW,距离全球突破1000GW进入太瓦时代只过了不到两年半的时间。1000GW也就是一个太瓦,相当于48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总量,非常可观。

同时,在装机占比方面,光伏在全国总发电装机里的占比已经提升到30%,而且是以非常快的速度达到的。2020年我们只占到10%,2023年三年之后占到20%,又过了不到一年半提升到了30%,发展速度非常惊人。

出口方面,海外市场出现下降。

出口额连续两年同比下降,且幅度很大,去年下降幅度是35.4%,今年又下降26%。两年加起来,从2023年上半年的290亿美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38亿美元,下降幅度超过50%

出口量方面,硅片延续去年下半年出口量下降的趋势,这仍受东南亚受美国双反、下游企业关闭或停产产线的影响。电池片上升主要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组件产能快速增长的影响。出口大头组件出现历史第一次下降,同比下降2.82%。相比去年、前年“量增价减”态势,今年是“量价齐跌”,下跌幅度同比超过23%,反映海外市场需求正在放缓。

出口市场分布方面有两个变化。一是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加速走强。组件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市场达到115个,其中51个国家的出口额增长率超过100%。去年全年是33个国家,进展速度惊人。

二是前十名组件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首次跌破60%,其他地区占比达到45%以上,相比去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说明多元化发展趋势加速,部分传统市场如欧洲、巴西等出现萎缩,新兴市场增长稳定,大量小规模市场同步爆发,以非洲地区最为明显

价格方面,上半年由于抢装关系,价格出现小幅波动。从年初到3月,产业链价格基本在底部运行。3月受“抢装潮”影响价格回升,在4月初达到高位。随着抢装潮尾声,4月之后各环节价格开始快速下降。到7月初,各环节价格连续下跌超过10周,低于年初水平,且低于历史最低水平。7月10日之后价格出现回升,但后续发展态势还在观望。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行业企业生存面临极大挑战。对31家主产业链上市企业一季度效益统计显示,整体净亏损额超过125亿,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70%,出现一批企业退市、破产,甚至兼并重组。目前兼并重组很多项目不是出于市场化行为推动,而是一些地方性国有资产推动,这不是行业期望看到的情况。

下面展望下半年及后续情况。

首先看全球市场情况,所有发电领域的共同市场是电力市场。IEA2月份报告显示,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在2025 - 2027年期间将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太阳能光伏将占到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大约一半。

可以看到,全球整个电力市场继续发展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市场蛋糕还在扩大。

中国相比世界平均水平更为乐观一些。按照中电联数据,中国今年电力增长是5%到6%,去年是6.8%,前年是6.7%。

蛋糕大了,我们能切多少?在光伏发电渗透率方面,国际分析机构(原BP)分析显示,光伏发电近10年渗透率快速增长,进入2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更快,其中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更为突出。

2024年全球平均光伏发电渗透率达到6.57%,相比10年前提高7倍。中国在这10年里提高幅度超过20倍,2014年为0.41%,现在超过9%。

尽管发展快,但仍有很大提升潜力,发达国家包括很多欧洲国家渗透率在10%以上,荷兰最快超过21%,我们现在在9%左右,换句话说,我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全球光伏市场规模情况预测认为,今年全球光伏市场仍处于高位发展状态。因此,我们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在年初的预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上调,从年初装机量531 - 583GW上调到570 - 630GW。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中国上半年市场打下了高装机量基础;尽管部分海外市场出现萎缩,但新兴市场在加速发力,据统计今年超过GW级的市场可能超过40个,且体量不断扩大。但增速不那么乐观,预计全球市场增速乐观情况下勉强进入两位数增长,保守情况下触及个位数,去年增长速度是36%左右,因此大幅下降。

竞争格局方面有两个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本土化趋势加速且速度非常快。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出前,组件落地产能提高了6倍,现在组件产能能自我满足。印度名义产能超过100GW,去年不少于48GW。欧洲稍慢但也在进展。中东非洲地区过去不值得一提,现在具备建立20GW以上规模完备产业链的能力。

二是本土化活跃地区基本覆盖中国出口主要海外市场,海外竞争格局在加速恶化。换句话说,海外市场虽然在增长不意味着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增长,本土化竞争加剧,这个市场我们不一定能拿到,需引起高度重视。

国内市场2025年全年装机量预测从215GW到255GW上调到270 - 300GW。主要基于上半年新增装机量考虑,且国内市场跟国外一样基本处于各地区全面发力、全面发展的态势。上半年五个月后,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装机量进入GW级水平,半数以上地区全面推进光伏装机,许多项目并网基础扎实,装机增长确定性比较强。风光大基地项目相对比较稳定,市场化交易成熟地区市场有保障。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未来发展需求能起到相当程度的托底作用。

未来市场发展方面,半年多以来政策密集推出,主要集中在稳预期和拓场景两个方面,未来重点在这两方面集中发力。

稳预期方面:分布式管理办法出台,明确分布式光伏的战略定位,对分布式光伏的投资决策进行明晰指引,一定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使企业合理规划未来长期发展战略,稳定投资预期。

另一方面,各地分别推出实施细则正式稿或征求意见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包括电力结构、消纳能力、产业布局等,具有因地制宜和差异化特点,提高光伏项目在各地区的适配性和可行性,保障项目稳步推进,稳定预期。

值得关注的事,经济发达省份工商业经济发展快,对一般工商业项目暂未做自用比例需求要求,更好体现稳预期作用。

在136号文明方面,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具体方案并实施,给大家进度方面的时间预期。

另外,各地出台方案总体贯彻平稳过渡宗旨,存量项目衔接沿用原有政策,增量项目通过设定机制电量的规模、上下限,保障项目收益率预期,有望促进装机需求平稳衔接和释放。

消纳责任权重方面,《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对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的实际值多数地区高于去年提出的预期值,一定程度上提高需求预期。另外,对2026年有预期性目标,高于2025年实际值,指导各地找储备项目,提早进行提高消纳能力的工作。文件还明确5大重点行业绿电消费比例,其中电解铝列入考核,利好电结铝行业绿证采购需求释放,其他4行业未来可能列入考核,有一定预期性。

拓场景方面:《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一绿电直连政策对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持续提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起重要作用,有利于拓展光伏应用场景。

通过绿电直连挖掘就近就地消纳潜力,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如,针对高耗能行业、绿数据中心等,通过配置新能源项目或替代存量自备电厂,推动光伏等绿电直接供应,拓展工业生产或数字基建等新建场景。

政策要求通过配置储能或挖掘复合灵活性提升调节能力,有望促进风光配储或工商业储能等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扩大应用场景。

6月份,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

光伏治沙作为光伏项目开发和生态治理的创新结合点,已经从过去地方性探索进入国家行动阶段,有非常重大意义。

与2020年大基地项目相比,有几个不同点:2020年大基地项目包括光伏治沙、废弃矿山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场景,此文件专门聚焦光伏治沙;大基地项目瞄准风电光伏,253GW主要聚焦光伏;规划项目文件牵头是国家林草局,有利于操作。

另一个拓场景在多元融合,配合其他行业协同发展,是扩大光伏消纳能力、拓展应用场景的重要方面。有关政府文件提出很多举措,对光伏行业是非常大的利好。例如,储能地位提升,有利于缓解光伏大比例接入对电网的压力,扩大光伏接入能力。光伏制氢及制氢的衍生物,煤电低碳化改造方案提出,改造后的煤电机组要具备掺烧10%以上绿氨的能力,是可观的光伏市场。

在数据中心方面,去年全球所有数据中心用电量超过4000亿度,相当于英国全年用电量,到2030年将达到9500亿度,相当于日本当前全年用电量,其中25%在中国。

此外,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十倍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快。

最后分享一下制造端情况。大家从中央各级以及行业各方面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反内卷或治理内卷肯定是制造端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关注到几个情况:高层密集发声,层级到顶格,有中央政治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甚至央媒,出台频次密集,这表明上面对这方面的关注度高,甚至有文章表示“反内卷已成为国家行动”。

二是重视程度升级。2024年7月30日政治局文件是防止内卷,半年后提出整治内卷,这两个字区别很大。近期反对点相关文件相比初期文件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

三、通过文件明确了具体工作方向: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向很明确。

近期,政府方面工作进展取得不少成果:治理不正当竞争方面,政府层面从去年开始抽查招投标项目,今年继续;市场监管总局推出十项措施促进反内卷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推出《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协会层面研究制定各环节标杆成本价供企业和行业参考,加力推动行业自律工作,对低价招标情况密切关注和监督招标行为,随时与企业沟通并上报主管单位。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政府层面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始产品质量抽查工作,6月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的2025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里,把光伏组件列入其中。企业层面,中国大唐集团发布光伏质控20条,各方面同步推进。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方面,行业积极开展创新性、市场化的整合工作。

总之,下半年“反内卷”是最重点、最重要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目前已有很大推进,期望能尽快看到治理工作效果,使光伏行业尽早回归正常健康发展轨道。

编辑:大利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行情通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26 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