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装配式建筑锚定三大方向破解短板
9月10日,湖南省娄底市住建局组织召开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科技设计引领、激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核心主题,旨在通过分析形势、找准短板、细化策略,为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市住保中心、市质安监站、娄星区住建局、经开区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娄底城市设计院、湖南星城建筑集团、娄底远大筑工等多家企业单位负责人参会。
2025年以来,娄底装配式建筑发展成效明显,核心指标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已完成装配式建筑产值109.8亿元,产值任务完成率达75.7%,排名全省第一;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58.3%,位列全省第五,为建筑产业向绿色化、工业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行业发展仍面临“三大短板”,一是应用场景不足,装配式集体公寓、绿色农房项目尚未落地;二是创新协同薄弱,“产学研”产业联盟尚未成立,技术转化与攻关能力受限;三是动能激发不够,建筑业转型升级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高质量发展潜力待释放。
会议强调,各相关单位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主体责任,从产业培育、技术升级、资源统筹三方面精准突破,切实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培育,构建“三位一体”发展体系。
围绕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化发展目标,打造“政策+布局+企业”协同体系:在政策扶持上,结合娄底实际制定专项政策,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空间布局上,引导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上下游企业集中布局,完善产业链配套;在企业联动上,推动构件生产、物流运输、施工安装各环节高效衔接,提升产业整体效能。
聚焦技术升级,以低能耗技术提升建筑品质。
以“功效更高、品质更优、成本更低”为目标,全面推广低能耗建筑技术。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保温隔热、节能门窗、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关键技术,形成适配娄底气候与建筑需求的本土化成果。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推动低能耗技术在装配式公寓、保障性住房、绿色农房等项目中落地应用,实现“品质提升+成本下降”双重效益。
统筹多方资源,筑牢转型发展支撑。
整合政策、技术、市场、服务等资源,形成协同发力格局。
在资源整合上,打通部门与企业间的沟通渠道,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在市场培育上,加强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宣传推广,提升消费者认知度与接受度,扩大市场需求;在目标导向中,锚定“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方向,为娄底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