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8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地铁及C50箱梁中的应用和耐久性研究
关键词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耐久性
1、前言
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诞生了新一代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可以适应于预制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我国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其工业化生产与应用于21世纪初期。中国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先研制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成功用于上海磁悬浮铁路高精度轨道梁的制作和东海大桥海工混凝土及洋山深水港集装箱道堆混凝土。近年来,中国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重点、重大基础设施、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车站、核电站、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和萘系高效减水剂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现代工程需要。所以第三代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其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能力好、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显著,能降低混凝土收缩,生产过程无废弃物,是一种能符合“环保、节能、降耗“新理念的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赋予混凝土有出色的施工和易性,良好的强度发展和优异的耐久性,因此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和高耐久性混凝土的首选外加剂。
2、SPS-8P-1聚羧酸系高效泵送剂配制地铁车站结构商品泵送混凝土和耐久性研究及工程应用。
2.1、表1 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配制要求和耐久性检验参考指标
| 
 结构部位  | 
 最大水胶比  |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 
 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  | 
 抗渗性能 
抗渗指标  | 
 砼耐久性  | 
 抗裂性能 
抗裂等级  | ||
| 
 电通量C  | 
 氯离子扩散系数 
×10-12m2/s  | |||||||
| 
 车站结构  | 
 地下连续墙  | 
 0.5  | 
 400  | 
 /  | 
 ≥P8  | 
 ≤2000  | 
 ≤1.8  | 
 II  | 
| 
 顶板、底板  | 
 0.45  | 
 360  | 
 420  | 
 ≤2000  | 
 ≤1.8  | 
 I  | ||
| 
 衬侧墙  | 
 0.45  | 
 360  | 
 420  | 
 ≤2000  | 
 ≤1.8  | 
 I  | ||
| 
 柱、梁  | 
 0.43  | 
 380  | 
 450  | 
 /  | 
 ≤1.8  | 
 II  | ||
  混凝土性能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水胶比  | 
 矿物掺合料  | 
 出机坍落度mm  | 
| 
 C30  | 
 <0.45  | 
 30~50%  | 
 120±30  | 
| 
 C40  | 
 <0.45  | 
 30~50%  | 
 180±30  | 
| 
 地下连浇墙C30  | 
 <0.50  | 
 30~50%  | 
 200±30  | 
2.2、以上海象牌PO42.5,SPS-8P-1聚羧酸系高效水剂配制地铁车站结构混凝土及耐久性检验结果。
表2 地铁地铁结构混凝土配合比论证试验及耐久性检验(1)
| 
 试验 
编号  | 
 强度 
等级  | 
 使用 
部位  | 
 胶凝材料总量kg/m3  | 
 水胶比  | 
 矿物掺合料(%)  | 
 每立方米砼材料用量(kg)  | ||||||
| 
 W  | 
 C  | 
 SL  | 
 F  | 
 S  | 
 G  | 
 SPS-8P-1掺量%  | ||||||
| 
 YH-106  | 
 C30  | 
 结构  | 
 384  | 
 0.45  | 
 50  | 
 173  | 
 192  | 
 115  | 
 77  | 
 765  | 
 1013  | 
 5.76 
(1.5%)  | 
| 
 YH-107  | 
 C30  | 
 结构  | 
 385  | 
 0.45  | 
 60  | 
 173  | 
 154  | 
 135  | 
 96  | 
 760  | 
 1008  | 
 5.78(1.5%)  | 
| 
 YH-110  | 
 C40  | 
 结构  | 
 405  | 
 0.42  | 
 60  | 
 170  | 
 162  | 
 142  | 
 101  | 
 757  | 
 1025  | 
 5.26 
(1.3%)  | 
| 
 YH-111  | 
 C40  | 
 结构  | 
 404  | 
 0.42  | 
 50  | 
 170  | 
 202  | 
 121  | 
 81  | 
 761  | 
 1030  | 
 5.25 
(1.3%)  | 
| 
 YH-114  | 
 C35  | 
 槽壁地下墙  | 
 389  | 
 0.45  | 
 50  | 
 175  | 
 194  | 
 117  | 
 78  | 
 753  | 
 1040  | 
 6.22 
(1.6%)  | 
| 
 试验编号  | 
 出机坍落度 
mm  | 
 抗压强度Mpa  |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结果  | |||
| 
 R3  | 
 R7  | 
 R28  | 
 抗渗性能指标检验值  | 
 电通量指标值检验值  | ||
| 
 YH-106  | 
 160  | 
 18.8/62  | 
 22.1/74  | 
 34.5/115  | 
 ≥P8 
P10  | 
 ≤2000 
1149  | 
| 
 YH-107  | 
 190  | 
 13.9/46  | 
 18.4/61  | 
 32.5/108  | 
 ≥P8 
P10  | 
 ≤2000 
620  | 
| 
 YH-110  | 
 165  | 
 22.4/56  | 
 26.7/66  | 
 43.8/110  | 
 ≥P8 
P10  | 
 ≤2000 
567  | 
| 
 YH-111  | 
 155  | 
 23.0/58  | 
 27.2/68  | 
 45.7/114  | 
 ≥P8 
P10  | 
 ≤2000 
843  | 
| 
 YH-114  | 
 220  | 
 21.6/62  | 
 26.9/76  | 
 38.1/109  | 
 ≥P8 
P10  | 
 ≤2000 
630  | 
(2)S95矿粉 上海宝田
(3)II级粉煤灰 上海环能粉煤灰有限公司
(4)中砂uf为2.3;泥块含量1%;表观密度2630kg/m3,紧密密度1480 kg/m3。按JGJ52-92属III区中砂
(5)碎石5-25mm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2710 kg/m3,压碎指标值为5%,针片状颗料含量8.7%,含泥量0.7%,泥块含量为0.9%,基本符合JGJ53-92标准。 [Page]
2.3、以上海联合PO42.5水泥,以SPS-8P-1聚羧酸系高效泵送剂配制地下墙(C30水下)混凝土。
表3 C30水下砼配合比及强度(1)
| 
 胶凝材料总量kg/m3  | 
 水胶比 
%  | 
 矿物取代物%  | 
 每立方料砼材料用量(kg)  | ||||||
| 
 W  | 
 C  | 
 S95  | 
 F  | 
 S  | 
 G  | 
 SPS-8P-1  | |||
| 
 405  | 
 0.37  | 
 60  | 
 150  | 
 160  | 
 85  | 
 160  | 
 735  | 
 1055  | 
 6.0 
(1.5%)  | 
| 
 405  | 
 0.37  | 
 60  | 
 150  | 
 160  | 
 85  | 
 160  | 
 735  | 
 1055  | 
 6.0(1.5%)  | 
| 
 出机坍落度/ 
扩展度(mm)  | 
 半小时坍落度/ 
扩展度(mm)  | 
 一小时坍落度 
(mm)  | 
 抗压强度(Mpa)  | ||
| 
 3d  | 
 7d  | 
 28d  | |||
| 
 200  | 
 200  | 
 200  | 
 15.5/44  | 
 276/79  | 
 43.0/122  | 
| 
 215/480×500  | 
 210/360×340  | 
 200  | 
 15.6/44  | 
 28.3/80  | 
 43.6/124  | 
3、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客运专线箱梁C50预应力混凝土中应用
客运专线C50箱梁(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是生产C50预制梁的关键,除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包括抗裂、抗冻融、抗渗、抗氯离子、电通量等,要引入一定的含气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必须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坍落度的经时损失要小,不离析泌水,保证混凝土内在质量和外观美的要求。
3.1、对配制C5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混凝土要求:
3.1.1、C50箱梁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超过500 kg/m3’
3.1.2、使用环境及要求:T2环境,设计年限为100年;
3.1.3、最大水胶比不应超过0.35;
3.1.4、各种材料带入的碱含量和不大于3.0 kg/m3;
3.1.5、各种材料带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3.1.6、电通量要求小于1000C。
3.2、C50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通过优选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外加剂和水进行试配,试验结果见表4~表6。
表4 C50混凝土配合比
| 
 配合比号  | 
 容量 
kg/m3  | 
 材料用量(kg/m3)  | |||||||
| 
 水泥  | 
 砂  | 
 石  | 
 水  | 
 灰  | 
 S95  | 
 W外  | 
 水胶比  | ||
| 
 C50-1  | 
 2420  | 
 368  | 
 690  | 
 1079  | 
 156  | 
 49  | 
 73  | 
 4.90  | 
 0.32  | 
| 
 C50-2  | 
 2420  | 
 390  | 
 678  | 
 1061  | 
 156  | 
 52  | 
 78  | 
 5.20  | 
 0.30  | 
| 
 C50-3  | 
 2420  | 
 344  | 
 702  | 
 1098  | 
 156  | 
 46  | 
 69  | 
 4.59  | 
 0.34  | 
表5 C50新拌混凝土性能
| 
 配合比号  | 
 坍落度 
mm  | 
 扩展度 
mm  | 
 含气量 
mm  | 
 常压泌水率 
%  | 
 凝结时间(小时:分)  | |
| 
 初凝  | 
 终凝  | |||||
| 
 C50-1  | 
 190-200  | 
 520×540  | 
 3.1  | 
 0  | 
 9:35  | 
 10:45  | 
| 
 C50-2  | 
 180-190  | 
 510×530  | 
 3.2  | 
 0  | 
 9:45  | 
 10:55  | 
| 
 C50-3  | 
 190-200  | 
 530×550  | 
 3.0  | 
 0  | 
 9:25  | 
 10:35  | 
表5 C50硬化混凝土性能
| 
 配合比号  | 
 抗压强度Mpa  | 
 弹性摸量Gpa  | 
 电通量C  | 
 抗裂性  | |||
| 
 3d  | 
 7d  | 
 28d  | 
 7d  | 
 28d  | |||
| 
 C50-1  | 
 44.5  | 
 54.6  | 
 66.2  | 
 38.1  | 
 41.6  | 
 <1000  | 
 无裂纹  | 
| 
 C50-2  | 
 47.7  | 
 56.3  | 
 68.8  | 
 39.2  | 
 42.8  | 
 <1000  | 
 无裂纹  | 
| 
 C50-3  | 
 42.2  | 
 51.4  | 
 62.4  | 
 36.5  | 
 39.4  | 
 <1000  | 
 无裂纹  | 
3.3、后张法C50预制箱梁的工艺要求 [Page]
预制箱梁的钢模就位后,浇筑混凝土现场由2台2立方米混凝土拌和机搅拌混凝土,由搅拌运输车送至现场,通过固定泵和垂直式2台播料器进行浇捣或用汽车泵(37米)进行浇捣(大约6-8小时)完成用油布复盖静停,梁体进行蒸汽养护试块进行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60%左右,可以拆端模,混凝土强度达到80%左右,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再自然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进行终张拉接着进行压浆、封端,最终局部修饰即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梁体。
4、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配制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
4.1、试验用的砼材料及配合比
采用上海嘉兴港辉PO52.5水泥,上海宝田S95矿粉和上海石洞电厂F类II级粉煤灰,中砂,细度模数为2.6,粗骨料为5-20mm,连续级配碎石;外加剂分别采用SP406萘系高效减水剂,SPS-8P聚羧酸系缓凝高效减水剂及聚羧酸系SPS-FD抗冻剂和聚羧酸系SPS-8P早强抗冻剂。
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见表7
表7 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
| 
 编号  | 
 水泥  | 
 矿粉  | 
 粉煤灰  | 
 砂  | 
 石  | 
 水  | 
 外加剂、型号  | 
 水胶比  | |
| 
 GN  | 
 180  | 
 108  | 
 72  | 
 857  | 
 1183  | 
 164  | 
 5.40  | 
 SP406  | 
 0.46  | 
| 
 HN  | 
 180  | 
 108  | 
 72  | 
 857  | 
 1183  | 
 164  | 
 3.60  | 
 SPS-8P  | 
 0.46  | 
| 
 FD  | 
 180  | 
 108  | 
 72  | 
 857  | 
 1183  | 
 166  | 
 9.00  | 
 SPS-FD  | 
 0.46  | 
| 
 RD  | 
 180  | 
 108  | 
 72  | 
 857  | 
 1183  | 
 156  | 
 7.20  | 
 SPS-8P  | 
 0.43  | 
4.2、试验方法
新拌混凝土性能采用混凝土坍落度指标,试验方法参照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参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抗渗透性能采用混凝土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等两个技术指标表征。试验参照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附录B,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参照NTBUILD443《硬化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测试方法标准》。
混凝土抗冻性能采用质量损失不大于5%,相对动弹性模量不小于60%时的冻融循环次数表示,冻融循环次数越大,则混凝土抵抗冻融的能力越强。
4.3、试验结果
4.3.1 表7 各系列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
| 
 编号  | 
 坍落度  | 
 抗压强度Mpa  | 
 电通量  | 
 氯离子扩散系数 
×10-12m2/s  | 
 冻融循环次数  | |||
| 
 3d  | 
 28d  | 
 60d  | 
 28d  | 
 60d  | ||||
| 
 GN  | 
 150  | 
 32.2  | 
 50.4  | 
 60.4  | 
 1433  | 
 693  | 
 1.77  | 
 300  | 
| 
 HN  | 
 155  | 
 34.5  | 
 52.4  | 
 61.3  | 
 1354  | 
 506  | 
 1.69  | 
 350  | 
| 
 FD  | 
 150  | 
 35.6  | 
 51.8  | 
 63.0  | 
 1311  | 
 633  | 
 1.72  | 
 600  | 
| 
 RD  | 
 170  | 
 36.1  | 
 46.7  | 
 57.3  | 
 1367  | 
 522  | 
 1.84  | 
 700  | 
4.3.2 表8 各系列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模量比较
| 
 冻融循环次数  | 
 编号  | 
 GN  | 
 HN  | 
 FD  | 
 RD  | 
| 
 200次  | 
 质量损失%  | 
 2.3  | 
 1.5  | 
 0.5  | 
 0.3  | 
| 
 相对动弹模量%  | 
 75.3  | 
 82.1  | 
 92.8  | 
 94.2  | 
由表7、8可以看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缓凝型或早强抗冻型、抗冻型)与萘系高效减水剂相比,对新拌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抗渗透性能等方面无明显不利影响,但其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这亦是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特性之一。
5、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工程应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5.1、根据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2.1.4”明确规定:掺外加剂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试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采用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检测项目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要求确定,检测条件与施工条件相同,当工程所用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再进行试配试验。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仅做检验净浆流动度及砂浆减水率符合要求是不够严格的,必须试拌混凝土,混凝土的适应性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5.2、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依然存在与水泥适应性问题,此外砂、石材料的质量以及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的质量等对掺聚羧酸高效减水的混凝土性能有一定影响,应引起重视。
5.3、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超掺量问题。当超量时,会产生离析、泌水、板结及含气量过大等不良现象,所以拌制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时,其计量设备和计量精度必须准确和灵敏。
5.4、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严禁与萘系高效减水剂及复配产品混合应用。若混合的话,混凝土拌合物的良好的流动性随之消失。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也直接影响可泵性和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在使用聚羧酸外加剂时,应采用单独的储存装置。另有单独的管道和计量装置。同一时间,同一生产线连续生产时采用同一品种外加剂其它配套设备(为混凝土搅拌设备、运输车辆及泵送设备)也要相应进行清洗。
5.5应避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铁制材料长期接触
由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产品常呈现酸性与铁制品长期接触会发生缓慢反应,甚至使产品色泽变深、变黑,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建议采用聚乙烯塑料桶或不锈钢储存,才能保证产品储存的稳定性。
6、结语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属于第三代高效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流动性好、适应性广、增强、保坍等综合性能,可以用于预拌和预制混凝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使用聚羧酸外加剂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建议全面推广。这对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