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用原燃材料选择体会
我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3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在设备安装期间,由矿山部和化验室负责所有原燃材料种类的确定及配料方案的设计。本着就地取材、节约能源的原则,我们考察了周边地区所有能用来生产水泥的原燃材料矿源和供货地,通过对各配料方案的易磨性实验及易烧性实验,优化确定了配料方案。经过近3年的生产实践,水泥熟料质量一直居于较好水平。本文就我们对生产原料的选择和确定配料方案的过程作一总结,供同行借鉴。
  1 生产用原燃材料的确定
  根据水泥生产的配料要求,同时参考周边几家干法水泥所用原料种类,结合我公司的生产规模,主要考察各矿源的质量和储量,只有质量、储量同时满足要求,才能列在候选方案中。
  1.1石灰石的确定
  我公司地处胶东半岛,石灰石资源非常缺乏。公司接管过来的石灰石矿已经多年的民采,矿坑内满目疮痍,剥离土、夹层泥灰质岩到处堆放。经过近两个多月在各个开采面的反复取样验证,确认自备矿山的储量完全满足生产需求,但是质量波动很大,俗称“鸡窝矿”,同一个爆破堆质量变化也很大。石灰石质量大体分为两类:即表1中的自采1和自采2。如果自采1和自采2能够按1∶1搭配比例同时开采搭配使用,也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但自采2石灰石开采量有限,且其中SiO2含量较高,单独使用自备矿山的石灰石,石灰石中w(SiO2)高达10.8%,配料很困难。另外,石灰石破碎机锤头磨损严重,几乎半月需要更换一副锤头,且生料的易磨性、易烧性极差,煤耗高,煅烧时又易产生飞砂料,不利于窑衬的保护。
表1 石灰石料的一种搭配方案(%)
| 
 石灰石来源  | 
 调配比例  | 
 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 |||||
| 
 SiO2  | 
 Al2O3  | 
 Fe2O3  | 
 CaO  | 
 MgO  | 
 R2O  | ||
| 
 自采1  | 
 35  | 
 5.80  | 
 0.48  | 
 0.24  | 
 46.39  | 
 5.03  | 
 0.21  | 
| 
 自采2  | 
 35  | 
 15.85  | 
 2.82  | 
 1.36  | 
 40.02  | 
 0.53  | 
 0.38  | 
| 
 外购1  | 
 10  | 
 3.02  | 
 0.54  | 
 0.31  | 
 48.59  | 
 3.58  | 
 0.20  | 
| 
 外购2  | 
 10  | 
 8.02  | 
 0.98  | 
 0.76  | 
 46.95  | 
 2.27  | 
 0.11  | 
| 
 外购大理岩  | 
 10  | 
 4.42  | 
 0.45  | 
 0.26  | 
 49.58  | 
 1.69  | 
 0.16  | 
| 
 调配后  | 
 100  | 
 9.12  | 
 1.35  | 
 0.69  | 
 44.76  | 
 2.7  | 
 0.25  | 
根据我公司自备石灰石的状况,考虑到当地石灰石资源将越来越紧张,我公司矿山又处于初始整合阶段,石灰石质量无保证,决定外购一部分民采的优质石灰石,进行储备用于自备矿山开采质量满足不了配料要求时搭配使用。事实上,投产近3年的生产中,已有几次自备矿山质量出现波动,均用现场储备的优质石灰石料进行了及时调整,从而实现了生产线正常运行。如表1中方案就采用外购石灰石30%,与70%自备矿山搭配,此混合石灰石料既经济又改善物料易磨性和易烧性,使配料主动,而且熟料质量较好。
  1.2 硅质原料的确定
  当地硅质原料矿源比较充足,我们主要考察了硅石、风化砂岩、页岩、黏土、黄金尾矿、铁矿石尾矿几种,见表2。根据水泥生产常规考虑,我们首先考虑使用黏土作硅质原料,并且寻找了三个黏土的供应点,质量也符合配料要求,但是储量较小,且我公司临近海边,空气比较潮湿,黏土晾晒难度大,不符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环保要求,最终放弃。另外我们还考察了当地的黄金尾和铁矿石选矿厂的尾矿,也均达不到质量和储量的要求。后我们又对周边的三处砂岩矿分别考察了储量和质量。砂岩1运输距离远,但是矿储量丰富具备开采条件,质量指标比较好,可作为低碱水泥生产时储备原料使用;砂岩2因处风景保护区不具备开采条件;砂岩3虽是风化砂岩,但碱含量较高被否决。
表2 硅质原料
| 
 编号  | 
 运输距离/km  | 
 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 |||||
| 
 SiO2  | 
 Al2O3  | 
 Fe2O3  | 
 CaO  | 
 MgO  | 
 R2O  | ||
| 
 砂岩1  | 
 12  | 
 88.9  | 
 4.8  | 
 0.89  | 
 1.39  | 
 0.35  | 
 1.15  | 
| 
 砂岩2  | 
 1.0  | 
 93.32  | 
 2.34  | 
 1.03  | 
 0.47  | 
 0.25  | 
 1.16  | 
| 
 砂岩3  | 
 1.0  | 
 62.78  | 
 15.15  | 
 4.83  | 
 1.33  | 
 2.84  | 
 5.6  | 
| 
 页岩1  | 
 12  | 
 60.81  | 
 14.71  | 
 8.15  | 
 7.80  | 
 1.81  | 
 3.4  | 
| 
 黏土1  | 
 5.0  | 
 62.8  | 
 14.68  | 
 6.03  | 
 1.41  | 
 1.17  | 
 2.33  | 
最后考察了页岩。表2中页岩1的成分满足我们的配料要求(根据常规干法水泥配料,都希望硅质材料的硅质量分数越高越好,但因我公司的石灰石硅高,直接影响配料,后经计算和试配发现硅质原料的硅质量分数在55%以上就可以配出合理的生料三率值),而且通过大量的表层取样、刻槽取样,整个矿体的质量波动较小,储量很大又具备开采条件,易烧性试验效果也很好,最后确定了该矿为我公司硅质原料矿点。
  1.3 铁质原料的确定
  根据石灰石的品位,铁质原料中的w(Fe2O3)在35%以上即可满足配料。另从充分利用废渣考虑,我们重点考察了二种硫酸渣料,见表3。其中硫酸渣1虽然品位较高,但是运距太远,货源紧缺,相应价格较高;而硫酸渣2虽然品位低,但是运距近,储量大,价格便宜,又可以满足配料要求,因此最终选择硫酸渣2作为我公司铁质原料。
表3 硫酸渣
| 
 编号  | 
 运输距离/km  | 
 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 |||||
| 
 SiO2  | 
 Al2O3  | 
 Fe2O3  | 
 CaO  | 
 MgO  | 
 R2O  | ||
| 
 硫酸渣1  | 
 110  | 
 21.41  | 
 4.74  | 
 61.43  | 
 1.94  | 
 1.24  | 
 3.98  | 
| 
 硫酸渣2  | 
 75  | 
 32.04  | 
 7.33  | 
 46.48  | 
 1.69  | 
 0.69  | 
 2.59  | 
  1.4铝质原料的确认
  选择铝质原料时,我们要求铝质原料的w(Al2O3)值不只能考虑湿粉煤灰、铝钒土及电厂煤炉渣等铝质原料。其中,铝钒土价格昂贵被否决;湿粉煤灰露天堆放,表层很快风干,粉尘随风而起,对周围环境污染很严重,而且配料时下料不畅,影响配料的稳定性,因此也被否决了。
最后考察电厂的煤炉渣(成分见表4),但炉渣1和煤炉渣2的质量波动较大,w(Al2O3)从14%波动到25%,主要原因是电厂使用煤质不均造成的。煤炉渣3成分相当均匀,其w(Al2O3)在24%~28%之间波动,呈黑色玻璃态,结粒比较均齐,且量也在130t/d左右,能满足原料配料用量要求。不过该炉渣的易磨性差,因我公司原料磨采用的是立磨,能满足粉磨要求,因此最终我们选择了煤炉渣3作为铝质校正原料用于原料配料。
表4 铝质材料(%)
| 
 编号  | 
 w(SiO2)  | 
 w(Al2O3)  | 
 w(Fe2O3)  | 
 w(CaO)  | 
 w(MgO)  | 
 w(R2O)  | 
| 
 煤炉渣1  | 
 47.81  | 
 24.33  | 
 11.87  | 
 4.89  | 
 0.65  | 
 2.09  | 
| 
 煤炉渣2  | 
 57.70  | 
 18.80  | 
 5.95  | 
 4.36  | 
 1.00  | 
 2.03  | 
| 
 煤炉渣3  | 
 46.5  | 
 26.62  | 
 7.72  | 
 15.83  | 
 1.18  | 
 0.83  | 
  1.5 原煤指标的确定
  在试生产时,我公司进厂煤的指标控制不高,在配料过程中发现进厂石灰石品位偏低时,煤灰对生料饱和比的提高影响很大,而且生料易烧性差,易起飞砂料,熟料质量不好,对窑皮伤害很严重。因此,我们及时提高了进厂煤的质量指标,控制收到基原煤低位热值不得低于5800×4.18kJ,从而确保了熟料质量,见表5。
表5 原煤指标
| 
 使用时间  | 
 Aad/%  | 
 Vad/%  | 
 Qar,net/(×4.18kJ)  | 
 St%  | 
| 
 试生产时  | 
 ≤20  | 
 25~30  | 
 ≥5500  | 
 ≤1.5  | 
| 
 修订后  | 
 ≤15  | 
 ≤25~32  | 
 ≥5800  | 
 ≤1.0  | 
  2 生熟料质量情况
  (1)生料质量。在上述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四组成(石灰石,页岩1,硫酸渣2和煤炉渣3)进行原料配料(见表6)。其中石灰石为混配石灰石,其游离硅仍很高(在8%左右)。为了改善生料的易烧性,在生料制备中我们控制生料细度0.08mm的筛余控制在12%以下,0.2mm的筛余控制为零。
表6 生料配料及组成%
| 
 编号  | 
 质量配比  | 
 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 |||||
| 
 SiO2  | 
 Al2O3  | 
 Fe2O3  | 
 CaO  | 
 MgO  | 
 R2O  | ||
| 
 混配石灰石  | 
 90.5  | 
 9.12  | 
 1.35  | 
 0.69  | 
 44.76  | 
 2.7  | 
 0.25  | 
| 
 页岩1  | 
 4.2  | 
 60.81  | 
 14.71  | 
 8.15  | 
 7.80  | 
 1.81  | 
 3.4  | 
| 
 硫酸渣3  | 
 3.8  | 
 32.04  | 
 7.33  | 
 46.48  | 
 1.69  | 
 0.69  | 
 2.59  | 
| 
 煤炉渣3  | 
 1.5  | 
 46.5  | 
 26.62  | 
 7.72  | 
 15.83  | 
 1.18  | 
 0.83  | 
| 
 生料  | 
 
  | 
 13.06  | 
 2.96  | 
 1.96  | 
 41.46  | 
 2.57  | 
 0.44  | 
另外,在易烧性试验中还发现,配入大理岩后的生料易烧性要比单独使用石灰石的易烧性差,因此在石灰石质量符合要求时,尽可能的减少大理岩的用量。
(2)熟料的质量。通过易烧性试验,确定了熟料的三率值指标,采用“中饱合、高硅率、高铝率”方案,我公司的生产出优质的水泥熟料,见表7。
表7 近三年熟料平均质量统计
| 
 w(SiO2)/%  | 
 w(Al2O3)/%  | 
 w(Fe2O3)/%  | 
 w((CaO)/%  | 
 w((MgO)/%  | 
 w((R2O)/%  | 
 w(f-CaO)/%  | 
| 
 21.79  | 
 4.89  | 
 3.49  | 
 63.94  | 
 4.18  | 
 0.59  | 
 0.80  | 
| 
 KH  | 
 SM  | 
 IM  | 
 3d抗压/MPa  | 
 28d抗压/MPa  | ||
| 
 0.896  | 
 2.60  | 
 1.40  | 
 28.8  | 
 60.0  | ||
  3 结语
  (1)选择原材料时,不拘泥于教条,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有序开发,合理搭配,即节约资源,又可生产出优质熟料。
  (2)我厂采用低品位石灰石配料,注重均化,选择优质煤煅烧,节省了水泥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