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立磨检修后产量低的原因及措施
我公司于2010年4月进行年度大修,POLYSIUSRMR57/28-555赢式生料磨检修后产最明显低于检修前,经过分析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产量基本恢复。
  1 立磨检修后的异常现象
  立磨检修主要项目:入磨溜子换新、磨辊辊套换新、磨盘挡料圈和减速机润滑油换新;耐磨陶瓷磨盘衬板换用曾使用一年而搁置的备件。
检修后的异常现象:料层厚、产量低(见表l)。
2 原因分析
表1 生料立磨检修前、后及采取措拖后的运行参数
| 
 项目  | 
 台时  | 
 外循环风机电流(A)  | 
 振动值(mm/s)  | 
 喷水量  | 
 辊压  | 
 料层  | |
| 
 检修前  | 
 435  | 
 70  | 
 0.55  | 
 11  | 
 130  | 
 55  | |
| 
 检修后  | 
 390  | 
 60  | 
 0.45  | 
 10  | 
 130  | 
 85  | |
| 
 措施后  | 
 430  | 
 68  | 
 0.60  | 
 11  | 
 130  | 
 65  | |
| 
 项目  | 
 入磨皮带驱动电机电流  | 
 选粉机转速(r/min)  | 
 选粉机驱动电机电流(A)  | 
 入磨风温  | 
 出磨风温  | ||
| 
 检修前  | 
 75  | 
 688  | 
 123  | 
 218  | 
 78  | ||
| 
 检修后  | 
 71  | 
 733  | 
 138  | 
 218  | 
 78  | ||
| 
 措施后  | 
 75  | 
 713  | 
 128  | 
 218  | 
 78  | ||
| 
 项目  | 
 磨机入口压力(Pa)  | 
 磨机出口压力(Pa)  | 
 压差  | 
 布袋收尘入口压力(Pa)  | 
 布袋收尘出口压力(Pa)  | 
 入库电流  | |
| 
 检修前  | 
 435  | 
 70  | 
 7312  | 
 720  | 
 2500  | 
 168  | |
| 
 检修后  | 
 390  | 
 60  | 
 7127  | 
 805  | 
 2680  | 
 145  | |
| 
 措施后  | 
 430  | 
 68  | 
 7440  | 
 760  | 
 2600  | 
 163  | |
(1)新磨辊辊套和使用l年后耐磨陶瓷磨盘衬板辊道不能完全吻合,辊道宽,弧度小;辊套窄,弧度大(见图l)。使用一段时间,新磨辊辊套磨损后会逐渐好转。

(2)磨盘挡料圈140mm,较高,POLYSIUS公司设置磨盘挡料圈4个规格:60mm、80 mm、110mm、140mm,根据磨辊辊套和磨盘衬板的磨损情况,分别安装140mm→110mm→80mm→60mm,而施工人员忽略了耐磨陶瓷磨盘衬板使用1年的磨损,按照新换磨辊辊套和磨盘衬板要求,安装了140mm高的挡料圈。
(3)平料板距离辊道180mm,较高,而平料板的高度也是相对磨盘衬板的磨损程度确定的,和磨盘挡料圈一样,忽略了耐磨陶瓷磨盘衬板使用1年的磨损。
(4)入磨溜子距离磨盘位置较高,提升机侧平均辊压138Bar,电机侧平均辊压122Bar,由两侧磨辊平均辊压可知,磨盘r布料不均匀,入磨物料没有落入磨盘中央,入磨溜子距离磨盘位置设置较高。
(5)近段时间,进厂石灰石含土较多,生料MgO含量2.6%左右。原料太碎,影响了入磨物料的颗粒级配。立磨是多级粉碎,循环粉磨,入磨物料的粒度一般大致为磨辊直径的5%。合理的粒度级配也是提高磨机产量的重要环节。
  3 措施
  (1)利用点检机会割去磨盘挡料圈30mm高度,使之为110mm规格。
(2)利用点检机会将平料板距离磨盘辊道高度调整为150mm,开磨后情况好转。
(3)入磨溜子距离磨盘位置降低1孔,入磨物料落入磨盘中央,两侧磨辊平均辊压接近130Bar。
(4)改变进厂石灰再质量,减少含土量,控制生料MgO含量在1.0%左右,改善入磨物料粒度。
  4 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料层厚度由80mm降至60mm,磨机产量明显提高,入库提升机电流由145A增加到160A。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随着新辊套的进一步磨损,与磨盘衬板更好地吻合,磨机产量还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