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宣布 202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进口熟料
2025年9月8日,加蓬总统布里斯·克洛泰尔·奥利吉·恩圭马在部长会议上投下一颗“时间炸弹”:202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禁止进口熟料。这一纸禁令不仅关上了现行贸易模式的大门,也为这个自2014年起就失去熟料自产能力的中非国家摁下了“倒计时重启键”。
熟料是水泥的“粮食”,而加蓬已靠海外“买粮”度日久矣。2022年第三季度,单季进口额就达99亿西非法郎,同比飙涨148%;世界银行更披露,政府去年用于中间产品的进口支出接近5000亿西法,熟料正是吞噬外汇的大户。总统府在会后通报中直言,这种“输血式”采购让贸易平衡“失血过多”,必须止血。
止血的办法只有一个:把回转窑重新点起来。恩圭马给全国定下12个月“死线”——一年内必须恢复有竞争力的本地熟料生产,并强调“加蓬拥有所需资源,只待伙伴加入”。话外之音,是留给国内外投资者的365天窗口期:谁能在2026年底前把熟料产量拉到至少15万吨级规模,谁就能在2027年独享一个不再受进口冲击的封闭市场。
市场容量早已摆在那里。摩洛哥西玛夫(Cimaf)加蓬工厂目前年产85万吨水泥,第三条生产线正在扩建,完工后总产能将翻番至185万吨,25亿西法的投资协议已在总统眼皮底下签署。更重磅的玩家还在排队:土耳其乌根(Ucgen)财团2024年5月与政府签下总价30亿美元的“一揽子”协议,水泥厂、化肥厂、炼钢厂三箭齐发;尼日利亚丹格特(Dangote)则重拾2020年公布的453亿西法项目,计划建设日产3000吨熟料粉磨站。若上述项目如期落地,加蓬水泥年产能有望突破400万吨,而本地熟料自给正是它们必须跨过的“生死关”。
政府算的不只是产能账,更是财政与就业账。禁令一旦生效,公共工程将不再被全球熟料价格波动牵着走,外汇储备可集中用于健康与教育;同时,矿山—窑线—港口—工地这一全新产业链,预计直接创造数千个技能岗位,让“资源—加工—出口”的增值循环第一次在国内闭环。正如部长会议通报所言,这是“经济自主、工业复兴、节支创汇”的一石三鸟之策。
未来15个月,加蓬能否成功点燃沉睡十年的回转窑,不仅决定2027年后国内基建项目会不会“断粮”,也将成为非洲大陆继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之后,又一个用政策猛药逼出本土工业能力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