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草地到现代化水泥工厂 海外工厂北苏海螺的十年蝶变
如果说十年是一段旅程,那么十年前的9月,北苏海螺成立,便是这段旅程的序章;而北苏海螺的这十年,正是一群人携手打拼的纪念册。
从初到印尼的一纸蓝图,到如今灯火通明的智能工厂,北苏海螺亲历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这是关于信任、融合与梦想的故事,更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尼共成长的生动缩影。
【巨变】——“从泥路到工厂灯光,我见证了这片土地的重生”
我叫Sunario Dasinangon,现在是矿山运输工段辅助班班长。十年前,我骑着摩托车穿过稻田,来到这片还长满荒草的土地。那时的道路坑洼泥泞,大家都不相信“海螺”真会在这里建厂。但没多久,重型机械开进来了,一座现代化水泥厂在热带雨林中拔地而起。
北苏海螺厂区勘察
我从一名工地运输驾驶员做起,见证了公司从成立到基础建设再到点火投产的全过程。2015年9月2日,北苏海螺成立;2016年11月26日,窑尾框架第一根立柱吊装顺利完成;2018年10月12日,一期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那一刻,窑广场上艳阳高照,现场5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北苏海螺自此开启了新的篇章。北苏海螺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改善了基础设施,也让我们的家乡与世界接轨。而对于我来说,北苏海螺不仅是一家企业,更像是一台“改变命运”的发动机。
北苏海螺现貌
【适应】——“从田间到矿山,我成了不一样的自己”
我是Ramanto Damopolii,担任矿山破维工段副工段长。谁能想到,这个从普通农民家庭走出来的人,有朝一日竟能站在碎石轰鸣的作业平台上指挥生产,坐在明亮的会议室里用PPT汇报工作,还能带队扛起设备巡检、隐患排查与生产保障的重任。
刚进厂时,我对矿山设备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完全是“门外汉”,面对高大的破碎机、纵横交错的皮带输送系统,我甚至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更别提上手操作了。幸运的是,中国同事们总是很耐心,一点点带我学操作、学维护,帮助我逐步掌握设备运行流程。他们工作时的严谨态度和高效节奏,起初让我倍感压力,但看着他们专注投入的模样,我暗下决心追赶,慢慢地,我不仅适应了这种高标准、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更在一次次实操中积累了底气。
四年后,我从一线操作岗位晋升为破维工段副工段长,独立负责起破碎系统运行协调和现场管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连设备名字都叫不全的新手。是北苏海螺,让我从沾满泥土的田间地头,走进了现代化工业的广阔天地。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成长为了不一样的自己。
【融入】——“我们不仅是海螺员工,更是周边社区的一部分”
我是Anthoneta Elly,担任村厂融合联络员,负责公司与周边村镇的沟通协作。一开始,有些村民担心双方存在文化和宗教差异。但海螺的实际行动很快打消了这些顾虑——它不仅充分尊重我们的文化,更积极主动融入大家的生活。
每年印尼开斋节、宰牲节,公司都会到当地孤儿院开展慰问与现场布施,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关怀,同时走进当地小学,捐赠学习用品及物资;面对突发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公司第一时间筹措资金、设备与物资,帮助印尼民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迅速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资,与当地携手抗疫,此外还持续推进义诊、奖学金资助、道路修缮等公益项目。中国同事们也努力学习印尼语,主动参与员工婚礼、宗教庆典等活动,他们常用印尼语说:“我们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而是朋友。”公司也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让海螺真正成为当地的一部分,而非“外来者”。
【国际范】——“我从留学生,成了在世界舞台工作的工程师”
我是Tika Ginoga,来自印尼北苏博拉昂梦都县。2019年,我有幸成为北苏海螺和县政府联合选派的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真正看见外面的世界。毕业后,我回到印尼,加入北苏海螺,成为一名煤磨操作员。从课堂走向工厂,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转变。我很感激海螺,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技能,还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贡献给自己的国家。而我并不是个例,每年公司都会选派印尼优秀学生赴中国留学,选派公司管理骨干前往海螺总部参观培训。
如今,公司还与美娜多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印尼徽匠工坊”,为更多有梦想的青年搭建成长平台,我也将见证更多“一带一路”下的青春跨越。
【绿色】——“原来水泥厂也可以和公园一样美丽”
我是Christo Fabio Onibala,第一次走进北苏海螺,我原以为会看到烟囱林立、粉尘飞扬,没想到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水泥生产企业。在北苏海螺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实时监测数据清晰地展示着生产工序的绿色、节能、高效与稳定。后来我才知道,北苏海螺不仅是一座现代化水泥厂,更是一座“国家级绿色工厂”。
公司采用先进的余热发电和污水协同处理系统,排放数据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确保环保达标。每年,公司还会邀请员工家属和客户参观,他们常说:“这哪里是在热带雨林里建了水泥厂,分明是在水泥厂里造了一座公园!要是所有水泥厂都能像北苏海螺这样,我们就彻底放心了。”这份认可,正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为自己是北苏海螺的环保管理员感到骄傲。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护好这片热带雨林的绿色未来。
【高品质】——“我们的水泥,为这座岛屿的未来打下基础”
我是Fandy Lentah,一名销售经理,负责对接美娜多省会的水泥供应。过去几年,我亲眼见证了北苏海螺的产品不仅广泛用于印尼港口、公路、机场等项目,更成功远销菲律宾、东帝汶、澳大利亚等国家。凭借稳定的质量和供货能力,公司还荣获“北苏省贸易出口突出贡献奖”。
使用海螺水泥建设的罗拉水库大坝
使用海螺水泥建设的哥伦达洛水库
“品质高”“服务好”是客户提及最多的评价。这些年,我们持续通过印尼国家标准(SNI)认证和海外客户实地审核,确保产品性能稳定。我们每年定期市场走访、倾听客户反馈、响应使用问题,也定期举办客户座谈会,邀请客户走进工厂、了解生产流程、交流合作需求。正是这些年日积月累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客户成为我们的长期伙伴。我常说,北苏海螺不仅生产水泥,更在助力建设美好印尼的未来,能参与其中我倍感自豪,也坚信未来十年我们必将做得更好。
十年,是一段奋斗的旅程,也是一段情感的积淀!北苏海螺的成长,是海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写照,是中印尼共建共赢的生动注解。
十年,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北苏海螺将继续秉持“至高品质、至诚服务”的经营理念,在“一带一路” 的广阔舞台上,持续深耕本地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也为促进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