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茅”还是进军储能了?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2025-09-04 18:32

隆基绿能终究还是入局储能了?

据界面新闻报道,隆基绿能参股了一家储能企业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控能源”),与此同时也正在接触并考虑收购另一家储能企业。

对于参股一事,隆基绿能以及精控能源均未对外披露。隆基绿能董办人员在媒体询问入局储能一事时表示:"对公司储能业务布局一直在做评估,具体结果不清楚。"

对于上述传闻,截至发稿日隆基绿能官方未进行任何回复。

“隆基绿能要做储能”这一消息已并非第一次传出。

去年10月市场流传:隆基绿要将储能作为其业务第二增长曲线。但根据隆基绿能2024年11月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该公司否认了这一说法,“在新业务方面,隆基目前还是坚定支持氢能的发展……在储能方面,我们目前没有形成明确的决策,内部还在论证和研讨。”

对于隆基绿能没有进军储能领域,该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在去年也曾表示是因为判断无法在储能市场中有绝对的竞争力。但不是不做,而是转向和储能公司合作

光伏+储能,已成标配

在光储融合的大趋势下,布局储能基本成为光伏企业的标配。目前,包含阳光电源、阿特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在内的众多光伏厂商已纷纷踏足储能。

其中,最具代表的两家企业应是阳光电源阿特斯,这两家企业都是光伏企业中较早布局储能的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两家企业的储能业务也发生一些“质的转变”。

被称为“光伏一哥”的阳光电源2006年就已正式踏入储能领域,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成为该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40%。同时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也是阳光电源业务布局中最高的,达39.92%

在9大光伏主产业链龙头企业中今年上半年阿特斯是唯一一家保持盈利的企业,实现7.31亿元净利。其中二季度单季净利润6.84亿元,环比暴涨1347%。这除了与其“市场换利润”的策略有关之外,更多的还是其储能业务的“托底”

与此同时,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近两年也在储能领域发力。

晶科能源今年上半年储能系统发货量已超去年全年,今年有望完成6GWh发货目标。根据该企业8月29日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虽然其当前储能(业务)还有一定亏损,但后续预计每个季度会有较为显著的毛利率提升。

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储能板块出货1.7GWh,第二季度出货约1.4GWh,且海外占比大幅提升,推动储能板块单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根据该企业8月25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目前其在手储能订单规模超10GWh,且海外订单占比高,有相当规模的美国市场订单,支撑储能板块未来盈利性的提升

通威股份在今年2月也正式杀入储能行业。

2月14日,通威子公司通威新能源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政府签署“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暨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先进储能技术,建设高度集成、智能互动的能源管理系统。

再看隆基绿能虽然迟迟未对外明确表示要下场踏入储能领域,不过其想要布局储能的心思早已有了苗头。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现,今年5月14日一家名为武威储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控股股东为隆基绿能子公司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此时入局,隆基真的迟了吗?

隆基绿能进储一事,业内讨论最多的是现在入局是否已晚

有人认为,隆基绿能如果当下入局储能时间偏晚

一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储能巨头地位稳固,同时众多光伏企业头部企业的涌入已使储能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另一方面储能行业这两年同样也深陷“内卷漩涡”,同质化竞争盛行,项目中标价格屡创新低。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在第四届EESA储能展期间表示:“行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系统集成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

在此背景下,不少储能跨界企业已经铩羽而归。因此,部分声音认为隆基绿能恐已错过进军储能的最佳时期。

不过也有人认为,当下正是隆基绿能布局的绝佳时机

首先政策方面,虽然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不再要求强制配储,但从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发展趋势来看进一步促进了独立储能的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222GWh,新增备案665GWh同比增长120%,其中GWh级项目就有122个。

其次当前储能行业已出现拐点。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爆发,储能上游环节一线及部分二线电芯厂去年开始基本进入“满产”状态,甚至出现“排队等货”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电芯厂依旧苦苦挣扎,面临出清,部分企业转向为一线厂商代工。

下游系统集成虽然还在混战,但也已出现分化,出现了局部回暖。

综合来看,当前储能从“全面价格战”正在转向“技术突围+价值竞争”,行业逐步进入更理性发展周期。

除此之外,隆基绿能虽然相较其他光伏龙头动作上“慢”了一点,但从现有消息来看隆基绿能或更偏向于“以资本入储”,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入局抓住风口 ,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

如若隆基绿能入储消息为真,光伏龙头企业在储能行业再次齐聚,彼此又会碰撞出什么新故事呢?作为龙头中最晚入局的隆基绿能最终是后来者居上还是铩羽而归呢?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将持续跟踪。

编辑:赵华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行情通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9-05 0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