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响警报!藏在光伏半年报中的三大隐忧!
书接上文。
9月1日,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布了《亏损超200亿!光伏半年报释放哪些拐点信号?》一文,盘点了2025年上半年32家A股上市光伏公司的业绩情况。从光伏企业上面的业绩来看,行业拐点信号似乎已有苗头。
不过阳光与阴影始终并存。在业绩整体向好的趋势之下,仍存在一些隐忧值得警惕。
整体总资产下降
资产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32家光伏企业总资产为13,100.91亿元,同比下降4.55%,与2024年末13,199.07亿元相比下降了0.74%。
9家龙头企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合计为9,720.89亿元,同比下降4.34%。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以及TCL中环6家龙头企业总资产均超千亿,其中通威股份总资产达2019.28亿元,同比增长1.79%,位居总资产榜首。
在9家龙头企业中,仅有通威股份和阿特斯2家企业总资产同比出现增长,其余7家龙头总资产均同比下滑。
在32家企业中有12家企业总资产同比上升,时创能源总资产同比增长最高,由去年上半年的37.14亿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45.21亿元,同比增长21.73%。
其余20家企业今年上半年总资产同比有所下降,其中同比降幅最大的为棒杰股份,总资产由去年上半年的56.04亿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1.03亿元,同比下降44.62%。
总资产是一家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当前行业寒冬中,部分企业却能实现总资产的同比上升体现了其发展韧性。但大部分企业总资产的下降也警示着行业整合和产能出清的紧迫性。
负债高企
在负债方面,3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负债合计共为8,841.7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1亿元,与2024年末相比增长了100.77亿元。
其中有16家企业负债合计金额同比去年出现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时创能源,达94.72%;其余负债合计同比去年下降的16家企业中,中利集团降幅最大,为57.88%。
负债率方面,32家A股光伏上市企业负债率大多在60%-90%,整体还是偏高。
但也有两个极端情况——截至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负债率仅有8.04%,而*ST聆达和ST泉为两家企业的负债率均已超100%,分别为168.33%和104.38%,亿晶光电和棒杰股份的负债率也接近100%,分别为94.48%和98.48%。
与2024年上半年负债率相比,8家企业负债率同比下降,其中中利集团负债率下降最多,由去年上半年的111.61%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4.75%;24家企业负债率同比上升,时创能源负债率上升最多,由去年的41.6%上升至66.55%。
在企业的负债中,大家较为关心应是应付账款,毕竟这部分钱只是暂时“待在”企业账面上。不过这块数据细究起来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讲述清楚的,这里只做简单盘点和同期相较。
3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的应付账款金额共计1,811.79亿元,同比下降了0.05%,与2024年末相比增长了2.77%。
其中13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同比上升,涨幅大部分在10%以上。其中,涨幅最大的是隆基绿能由2024年上半年的157.17亿元上升至283.05亿元,涨幅达80.09%;晶科能源涨幅最小,同比仅上涨了2.78%,今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236.89亿元。
剩余19家企业应付账款则同比下降。其中大全能源应付账款同比降幅最大,达62.8%,今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仅有1.73亿元;国晟科技同比降幅最小仅有3.1%,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9.77亿元。
研发费用减少
光伏行业除了重资产之外,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然而在当前行业情况下,企业要通过降本来维持生存,因而研发费用的投入也在逐步降低。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统计的32家光伏企业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总计为57.82亿元(*ST云网和*ST聆达未公布),同比下降17.81%,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下降7.88%。
除去2家未公布上半年研发费用的企业之外,统计的30家光伏企业中有7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上升,其中明阳智能增幅最大达36.75%。
不过根据明阳智能半年报显示,主要系该公司加大对大容量陆上与海上新机型研发投入,以及部分新增研发投入项目处于费用化阶段所致。
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超过20%的还有:华民股份同比增长34.65%;TCL中环同比增长26%;时创能源同比增长22.73%。
剩余23家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出现下滑,平均降幅约为38.82%。
有7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同比降幅超50%。其中,亿晶光电和棒杰股份两家企业的下降幅度均超过70%。亿晶光电降幅最大,达79.41%;棒杰股份紧随其后,降幅为70.52%。
研发费用的降低一方面会阻碍光伏行业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有可能会增加产品质量风险。
根据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2025年8月发布的报告,光伏组件整体合格率已从2019年的100%下降至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