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低价泥潭:水泥行业反 “内卷” 更需硬实力突围!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2025-07-31 10:28

新一轮反“内卷式”竞争行动正密集开展。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到,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之后,多个部委、行业先后发声。

最新的来自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资委。

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到,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7月27日至7月28日上午,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其中第一个任务就与“反内卷”有关——要促进做强国内大市场,加快完善市场监管基础制度,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

7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并讲话。会议提到,要“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

事实上,“反内卷”并不等同于“反竞争”。“内卷式”竞争是将各类主体禁锢在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竞争中,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扰乱了市场秩序,任其发展将贻害无穷。如果“内卷”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治,不仅会损害企业信誉和品牌形象,阻碍企业“走出去”,也将迟滞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对于水泥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水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健康运行。在当前全国范围内密集开展反“内卷式”竞争行动的大背景下,水泥行业更需深刻认识到“内卷”之弊,主动跳出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泥潭,这不仅是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部分水泥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这种“内卷式”竞争不仅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长期以往,企业将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环保投入,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停滞不前,产品质量难以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煤炭等矿产资源,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内卷式”竞争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取偷工减料、违规生产等方式,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加剧环境污染,与我国当前倡导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在市场竞争中,“内卷式”竞争还会削弱我国水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如果企业长期处于低价低质的竞争环境中,将难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附加值也会大打折扣。相反,通过治理“内卷式”竞争,引导企业将重心放在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水平上,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水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每个水泥企业要摆正定位,避免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正所谓“打铁还需自生硬”,提升企业硬实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硬道理,才能在市场变幻浪潮中,真正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环保及产业智能化升级双重考验,为贯彻相关政策要求,加速推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定于9月23日-24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众多产业相关方,集群体智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及智能化转型升级。

会议期间还将组织参观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示范项目。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行情通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8-05 18: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