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台湾水泥市场发展概况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2025-07-21 11:25

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水泥消耗量1342万吨,同比小幅上扬2.94%,人均年耗574公斤,显示在半导体建厂、台商回流及房建工程支撑下,岛内需求仍具韧性。然而,环保标准趋严、电价与煤价同步抬升、运输费用高涨,使本地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同期进口水泥低价销入,进一步加大竞争,导致岛内产量继续下滑。

从数据看,2024年内销水泥约986.8万吨,其中波特兰水泥仍占绝对主流(950.8万吨),水硬性混合水泥仅零星放量(27万吨左右)。袋装比重仅14.7%,散装达85.3%,反映工程客户占主导。进口水泥(含熟料)总量约86万吨,虽数量不大,但低价冲击显著,成为压缩本土产能利用率的直接因素。

2023年11月起,台湾对大陆产波特兰水泥及熟料征收五年反倾销税,税率维持91.58%,意在保护本地产业。但高额税率并未完全转化为价格优势,原因是东南亚、日韩水泥转口及本地库存释放,导致岛内价格上限被封顶。成本端,电力、煤炭、运输费用齐升,企业普遍反映“增收不增利”。

面对2050净零目标,台湾区水泥同业公会已提出“2030低碳转型路径”:通过设备更新、制程能效提升、余热发电、AI管控、替代原料/燃料及低熟料水泥,预计2030年碳排放降至809万吨,较2018年减少18%,较2005年减少55.1%。台泥、亚泥、嘉泥、幸福水泥等头部企业已连续发布TCFD、SBTi、EP100等承诺,并获多项国际ESG评级肯定,绿色融资规模持续扩大。

台泥大陆总产能6654万吨/年,布局福州、柳州、英德、贵港等19个基地,并同步配套光伏、储能、危废协同处置项目,意在利用大陆低成本能源与规模优势对冲岛内高成本。亚泥江西、四川、湖北基地熟料产能已分别达1100万吨、495万吨、330万吨,并配套余热发电,降低外购电依赖。岛内则通过减量生产、提高散装比例、使用低碳水泥降税优惠(2024年起水硬性混合水泥货物税降至220~260元新台币/吨)来稳住盈利。

短期看,进口低价资源与岛内高成本剪刀差仍在扩大,本土产量或继续下滑。中长期看,若当地加快出台“台版CBAM”及公共工程强制使用低碳水泥细则,岛内龙头凭借绿色溢价有望重新夺回市场份额。惟需关注两点:一是替代原料(如煅烧黏土)供应链能否快速放大;二是碳费机制落地节奏及价格水平,这将直接决定企业减排投资的回收周期。


编辑:郑建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行情通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8-05 18: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