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多功能生料催化剂在新型干法熟料线中节能减排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在水泥生料中加入一种含高分子的多功能催化剂试验,并在三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验证,实现了磨机提产7%、降低生料粉磨电耗3.7%左右,同时吨熟料烧成降煤耗5kg~8kg, 提高熟料3d和28d抗压强度1MPa~3MPa;另外,降低窑尾废气中SO2的排放总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明显。
关键词:高分子;多功能;生料催化剂;新型干法;节能减排;应用
  0  引言
随着国家《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以及于2018年实施排污税等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对NOx、SO2排放和煤电消耗的考核限值将更加严格,更高的节能减排要求也直接关乎到水泥企业的生存。因此,加大技术创新、引进新技术是水泥企业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的高分子多功能生料催化剂(简称生料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适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的高分子液体材料,可多功能高效促进节能减排。
  1 实验室小磨试验过程
1.1 原材料及设备
(1)原材料来源。高分子多功能生料催化剂,深色液体,由湖南昌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生料所需原材料:石灰石、煤矸石、砂岩、铁渣,取自安徽淮北XS水泥公司现场。实验原料化学成分分析见表1。
表1 原料化学成分及粒度表(%)  | |||||||||
原料名称  | SiO2  | CaO  | Al2O3  | Fe2O3  | MgO  | LOI  | ∑  | 水分  | 粒度  | 
石灰石  | 0.49  | 51.69  | 0.5  | 0.68  | 2.2  | 42.71  | 98.27  | 0.3  | <50mm  | 
煤矸石  | 52.06  | 1.09  | 23.29  | 3.18  | 0.7  | 13.98  | 93.5  | 0.6  | <30mm  | 
砂岩  | 90.53  | 0.68  | 4.06  | 1.33  | 0.37  | 1.98  | 98.95  | 6.0  | 粉状  | 
硫酸铁渣  | 62.57  | 4.08  | 4.21  | 22.52  | 2.93  | 0.78  | 97.09  | 15  | 粉状  | 
  (2)试验设备。实验小磨规格φ500mm×500mm(标准实验小磨),小磨钢球级配为标准配置。
1.2 试验过程
原料按湿基配比石灰石86%、煤矸石6%、砂岩5%、铁渣3%,进行人工配料,拌匀后每次取5kg为一份。每份在105℃温度下烘干1h,在物料温度降至60℃时开始装磨粉磨,细度要求0.08mm筛余<20%。参照《JCT 735-2005水泥生料易烧性试验方法》,检测600℃、700℃、800℃和950℃不同温度下的烧失量。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不同催化剂掺量与生料细度、烧失量的关系  | |||||||||
生料催化剂  | 
 比表面积 /(m2/kg)  | 细度  | 烧失量/LOI  | ||||||
 序号  | 
 型号  | 掺量 /%  | 0.08mm方孔筛余/%  | 0.2mm方孔筛余/%  | 
 600℃  | 
 700℃  | 
 800℃  | 
 950℃  | |
空白  | /  | /  | 279.8  | 18.6  | 1.8  | 5.8  | 8.5  | 22.6  | 34.8  | 
1  | CA  | 0.10  | 289.8  | 16.6  | 1.5  | 6.4  | 10.2  | 24.4  | 34.7  | 
效果1  | 10  | -2  | -0.3  | 0.6  | 1.7  | 1.8  | -0.1  | ||
2  | CA  | 0.15  | 301.1  | 14.6  | 1.0  | 7.6  | 11.8  | 25.6  | 35.0  | 
效果2  | 21.3  | -4  | -0.8  | 1.8  | 3.3  | 3  | 0.2  | ||
3  | CA  | 0.20  | 304.5  | 14.2  | 1.0  | 7.8  | 12.0  | 25.8  | 35.1  | 
效果3  | 24.7  | -4.4  | -0.8  | 2  | 3.5  | 3.2  | 0.3  | ||
表3 掺入催化剂后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  | |||||||||||||
编号  | 掺量/%  | LOI/%  | SiO2/%  | Al2O3/%  | Fe2O3/%  | CaO/%  | MgO/%  | SO3/%  | fCaO/%  | KH  | SM  | IM  | K1450指数  | 
1  | /  | 35.07  | 14.10  | 3.58  | 2.19  | 42.92  | 0.96  | 0.51  | 1.77  | 0.92  | 2.44  | 1.63  | 69  | 
2  | 0.10  | 34.92  | 13.98  | 3.57  | 2.19  | 42.61  | 1.03  | 0.64  | 1.35  | 0.92  | 2.43  | 1.63  | 83  | 
差值  | -0.15  | -0.12  | -0.01  | 0  | -0.31  | 0.07  | 0.13  | -0.42  | 0  | -0.01  | 0  | 14  | |
  1.3 分析小结
根据表2、表3可看出:
(1)添加生料催化剂0.08mm细度下降2%~4.4%,0.2m m细度下降0.3%~0.8%,比表面积增加10m2/kg~24.7m2/kg,助磨效果明显;
(2)添加生料催化剂600℃~800℃时烧失量比空白均有增加,950℃烧失量与空白相当,说明催化剂有在低温下催化促进碳酸钙分解的作用;
(3)添加0.1%生料催化剂与空白对比,降低熟料游离钙0.42%,提高k1450易烧性指数14%,生料易烧性较好;
(4)添加0.1%生料催化剂与空白对比,SO3增加0.13%,催化剂有促进和吸收SO2形成硫酸盐,具有固硫的作用。
  2 工业性实验
2.1 使用方法
三家工厂实验均为新型干法5000t/d生产线;磨机均为立磨;安徽PJ工厂为中控自动操作,其他两厂为中控人工操作。在水泥生料磨系统里,每吨生料投入1000g~2000g催化剂,观察并记录生料磨、窑尾废气排放(温度、废气量和废气成分)变化、熟料烧成系统煤的用量变化和熟料质量变化。实验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为空白实验阶段(实验前约4d平均数据);第二为洗磨过渡阶段(2d左右);第三为对比实验阶段(4d~5d);另部分试验收集了后空白数据对比。
2.2 数据采集
在工业实验过程中,重点采集下列数据:入磨石灰石CaCO3,原料水分,生料细度,生料磨台时产量,生料吨电耗,煤粉细度,烧成带温度,窑台时产量,熟料电耗,尾气中NOx、SO2、CO排放浓度,熟料fCaO,原煤工业分析,熟料矿物组成、KH、C3S等,熟料的物理检验数据。烟气排放数据为在线监控数据;所有实验数据以厂家实验报告为凭据。
2.3 工业性实验过程
(1)淮北XS水泥的工业性试验数据采集,表4、表6来源其中控跟踪数据,表5来自工厂的化验室原始数据。(2)山东枣庄SF水泥公司实验的数据见表7。磨机平均台时产量45 8t/h,对比增加30t/h,增幅7.0%;连续开磨的电耗21.86kW h/t生料,对比下降0.81kWh/t生料,降幅3.7%。
表4 淮北XS水泥公司各种消耗变化实验数据  | |||||||
日期  | 生料产量 /(t/h)  | 生料电耗 /kWh  | 窑产量 /(t/h)  | 熟料电耗 /(kWh/t)  | 头煤 /(t/h)  | 煤耗 /(kg/t)  | 备注  | 
空白阶段(09.17.~9.20.)  | 459.8  | 13.50  | 385.5  | 30.20  | 15.6  | 160.49  | |
对比阶段(09.23.~9.26.)  | 469.6  | 12.50  | 390  | 30.4  | 14.2  | 155.7  | 扣除了09.21.~22的加催化剂过渡值  | 
效果  | +9.9  | -1.0  | +4.5  | +0.25  | -1.26  | -4.74  | 故障率高,窑电耗实际下  | 
表5 淮北XS水泥公司质量变化实验数据  | |||||||||
 日期  | 生料细度/%  | 入窑生料  | 煤粉细度/%  | 煤粉热值kJ/kg(kcal/kg)  | 熟料fCaO  | 熟料强度/MPa  | |||
0.08mm  | 0.2mm  | 分解率/%  | 0.08mm  | %  | 合格率/%  | 3d  | 28d  | ||
空白阶段(09.17~20.)  | 17.5  | 2.4  | 91.8  | 4.2  | 20 458.174(4 894.3)  | 0.89  | 91.7  | 31.0  | 57.8  | 
对比阶段(09.23~26.)  | 15.9  | 2.1  | 93.8  | 4.6  | 20 215.734(4 836.3)  | 0.66  | 100.0  | 32.9  | 59.3  | 
效果  | -1.6  | -0.3  | +2.0  | +0.3  | -242.44(-58.0)  | -0.22  | +8.3  | +1.9  | +1.5  | 
表6 淮北XS水泥公司SO2实验数据  | ||||
 磨机及状态  | 09.17.~20.空 白阶段平均值 /(mg/Nm3)  | 09.23.~26.对 比阶段平均值 /(mg/Nm3)  | 
 降低相对值 /(mg/Nm3)  | 
 降低相对值/%  | 
1号开磨  | 77  | 40  | 37  | 48.0  | 
1号停磨  | 357  | 228  | 129  | 36.1  | 
2号开磨  | 90  | 31  | 59  | 65.2  | 
2号停磨  | 428  | 205  | 223  | 52.5  | 
表7 山东枣庄SF水泥公司生料系统对比效果表  | |||||
 日期  | 
 生料磨产量 /(t/h)  | 筛余细度/%  | 生料电耗 /(kWh/t)  | ||
0.08mm  | 0.2mm  | 连续开磨  | 间断开磨  | ||
空白阶段 (06.08.~13.)  | 428  | 22.0  | 2.1  | 21.86  | 19.03  | 
对比阶段 (15.~17.)  | 458  | 21.6  | 1.9  | 21.05  | 18.89  | 
效果  | +30  | -0.6  | -0.2  | -0.81  | -0.24  | 
表8 安徽和县PJ水泥公司1号线生料系统使用效果表  | ||||||
 日期  | 生料磨产量 /(t/h)  | 生料段用电量 /kWh  | 
 生料细度 /%  | 
 分解率 /%  | 
 主机电流 /A  | |
11.13.~15.  | 416  | 23.07  | 17.9  | 1.0  | 93.19  | 200  | 
11.17.~20.  | 433  | 22.36  | 15.8  | 0.6  | 95.36  | 197.8  | 
实验与空白对比  | 
 +17  | 
 -0.71  | 
 -2.1  | 
 -0.4  | 
 +2.17  | 
 -2.3  | 
(3)安徽和县PJ水泥公司实验结果数据见表8。
使用生料催化剂,1号生料磨机台时产量提高17t/h,增幅4.1%;电耗下降0.71kWh,降幅3.1%。通过使用高分子多功能生料催化剂,1号熟料生产线入窑煤耗与空白对比降低标煤耗6.2kg/t,节煤效果明显,见表9。
表9 安徽和县PJ水泥公司1号窑试验煤耗变化情况表  | |||||||
 项 目  | 生料喂料量 /(t/h)  | 用煤量  | 入窑煤粉  | ||||
头尾煤/t  | 头煤/(t/h)  | 尾煤/(t/h)  | 煤炭发热量kJ/kg(kcal/kg)  | Aad /%  | Vad /%  | ||
11.13.~15.前空白  | 399.6  | 709.7  | 11.7  | 17.8  | 23 976.48(5 736)  | 23.71  | 27.57  | 
11.17.~20.试验  | 397.0  | 679.5  | 11.6  | 16.8  | 24 198.02(5 789)  | 23.09  | 28.09  | 
实验与前空白对比  | -2.6  | -30.2  | -0.1  | -1.0  | +263.34(+53)  | -0.62  | +0.52  | 
11.21.~22.后空白  | 398.9  | 741.5  | 12.5  | 18.5  | 23 980.66(5 737)  | 23.42  | 27.79  | 
实验与后空白对比  | -1.9  | -62  | -0.9  | -1.7  | +217.36(+52)  | -0.33  | +0.30  | 
折吨熟料标煤耗平均值 /(kg/t)  | 
 6.2  | ||||||
  3 结 论
(1)该生料催化剂起到降低生料细度,较好的实验提高磨机产量7%,降低生料粉磨电耗3.7%左右。
(2)该生料催化剂可提高生料分解率2%~3%,降低标准熟料烧成煤耗5kg/t~8kg/t,提高生料3d和28d抗压强度1MPa~3MPa。
(3)降低窑尾废气中SO2的排放总量,较佳的停磨时实验效果降低200mg/Nm3以上,相对降幅52.5%。
总之,在生料配料过程中加入高分子多功能生料催化剂,可提高生料磨产量、质量,熟料强度,同时降低煤耗、电耗;且尾气中SO2含量均有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致谢:本应用项目开发由湖南昌迪环境科技公司主导,期间武汉理工大学赵青林团队担当热工标定、气相检测、工程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价,南京工业大学李伟峰博士团队担当催化剂材料的评价、机理设计,南京理工大学钱华博士团队担当催化剂相关安全使用评价;在近6个月的工业应用实验期间,得到了山东申丰、淮北相山和安徽盘景等水泥公司的大力支持,为本项目节能减排效果验证做出的贡献,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马保国,徐立等.有机酸对碳酸钙热分解过程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
[2]苏光兰,张天石,徐彬等.复合工业助磨剂助磨性能研究[J].西南工学院学报,2000.
[3]杨道武,湛文光,杜敏等.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己二酸—硫酸钠复合添加剂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3.
[4]刘治华.应用生料催化剂技术煅烧水泥熟料[J].四川水泥,2007.
[5]刘成.光助FeⅡEDTA——草酸钠复合吸收液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A].武汉科技大学,2016.
[6]王剑锋,王栋民.水泥煅烧工艺中节煤外加剂的研究[A].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2009.
[7]赵洪义.水泥工艺外加剂技术及应用[J].中国建材,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