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西藏水泥市场:需求表现尚可,行情取决于产能释放情况
一、需求情况分析:基建需求充分释放,地产端拖累有限
1.基建投资
2023年1-9月,西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在西藏境内的投资)同比增长57.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了81.8个百分点,呈现高速增长状态。其中,单项目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共450个,完成投资额472.93亿元,同比增长38.0%,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2.0个百分点。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1-9月西藏公路建设投资完成额达到168.77亿元,同比增长59.5%,占全国公路建设投资额的0.79%,占比较上年提升0.27个百分点。
图1:历年西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023年,西藏自治区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91个,计划投资1430亿元,涉及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边固防、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五大类。其中,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计划投资547.04亿元,同比增长18.7%,主要包括川藏铁路林芝至雅安段(西藏段)、拉萨贡嘎机场T1/T2航站楼改造、城市道路和桥梁工程、农牧区清洁能源推广利用等;强边固防类项目计划投资70.02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等项目;保障和改善民生类项目计划投资82.15亿元,同比增长22.6%,主要包括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西藏天文馆等。
综合来看,2023年西藏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类投资规模出现大幅增长,且前三季度落实情况良好,资金集中流向公路、铁路等传统基建项目,下游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2.房地产投资
2023年1-9月,西藏自治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值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42.1%,增速较上年提升99.1个百分点。
从施工情况来看,2023年1-9月西藏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634.8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17.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33.1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4.5%,降幅较上年收窄19.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西藏房地产项目竣工量增幅明显,2023年1-9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7.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0.3个百分点。
图2:房地产新开工继续深跌,竣工端出现增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尽管2023年1-9月西藏自治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呈增长趋势,但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均呈同比下滑趋势,实际地产端水泥需求弱势运行。不过,由于西藏地区房地产行业规模较小,地产端水泥需求占比不高,对总需求的拖累作用较为有限。整体来看,在大基建项目集中开工的背景下,2023年1-9月西藏自治区水泥需求总量同比出现增长。
(二)行情价格:市场需求旺盛,成交均价逐步走高
从水泥价格走势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西藏市场行情表现良好,整体成交均价呈现上涨趋势。截至2023年9月30日,西藏P.042.5散装水泥均价为655元/吨,较年初上涨5.65%,同比涨幅为5.65%。
具体来看,一季度,受天气因素影响,西藏地区建设项目基本处于停工状态,水泥市场交易停滞,企业报价基本保持平稳。二季度,西藏地区天气转好,下游施工项目采购刚需逐步回升,加之原材料成本走高,企业适当上调报价,水泥成交均价提升至625元/吨左右。三季度,西藏地区进入施工活跃期,多个基建项目进度加快,加之前期错峰生产执行较好,水泥库存压力不高,企业涨价意愿较强,水泥市场均价相上涨至650元/吨,相较于二季度累计涨幅在30元左右。
总体而言,在基建开工增加以及熟料错峰限产的共同作用下,2023年前三季度西藏水泥市场供需表现尚可,水泥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图3:2023年西藏水泥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元/吨)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供给情况分析:熟料产能保持稳定,水泥产量大幅增长
2016-2022年期间,西藏自治区熟料产能处于扩张阶段,累计产能增量超过1000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22%。其中,2020年西藏自治区投产4条熟料生产线,合计产能达到388万吨,当年产能增幅超过50%,而其他年份产能投放量基本在155万吨左右。至2023年,西藏自治区熟料产能扩张基本结束,年内并无新增熟料生产线。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拥有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5条,熟料产能合计约1447万吨。
图4:西藏自治区新型干法熟料产能保持稳定(万吨,%)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023年,西藏地区多个大基建项目开始全面施工,下游施工量增长明显,水泥企业供应积极性较高,年内各个月份水泥产量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在4-10月份施工旺季,西藏地区单月水泥产量均在120万吨以上。另外,受低基数效应影响,8、9月份水泥产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1%和290%。
图6:西藏自治区当月水泥产量及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整体而言,2023年1-9月西藏自治区水泥产量合计928.65万吨,同比增长47.46%,供应量创造历年同期新高。以此推算,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水泥行业产能发挥率在65%左右,相较于上年同期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图7:2023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水泥产量同比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另外,西藏自治区水泥行业自2022年开始执行错峰停窑政策,主要以企业自律错峰生产为主,在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较高。2023年,西藏地区水泥企业全年计划执行错峰停窑210天。其中,一季度停窑90天,5月份停窑30天,其他时间企业自行安排,冬季各厂库满停窑,无统一错峰计划。
据市场反馈,由于年内错峰停窑执行情况较好,加之下游项目需求逐步释放,水泥企业库存压力明显弱于上年同期水平。
(四)竞争格局分析:产能集中度较高,藏中南地区竞争相对激烈
西藏自治区熟料产能较为集中,前三家水泥集团产能占比接近8成。其中,西藏天路和华新水泥两大集团旗下各有5条熟料生产线,产能占比分别为34%和24%。其次是中国建材,在西藏地区拥有2条熟料生产线,产能占比在19%左右。区内其他3家水泥企业均只有1条熟料生产线,产能占比相对较小。总体来看,西藏地区水泥企业数量有限,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
图9:西藏天路产能居首,华新水泥和中国建材次之(%)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西藏自治区熟料产能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生产线主要分布在藏中南和藏东地区。
藏中南地区(拉萨、山南、日喀则)共有11条熟料生产线,总产能约1090万吨。其中,华新水泥在山南和日喀则分别拥有3条和2条生产线,合计产能346万吨,在藏中南地区的占比达到32%;西藏天路在藏中南地区的3条熟料生产线集中在拉萨市,合计产能310万吨,占比约为28%;中国建材的熟料产能在拉萨和山南均有分布,2条生产线合计279万吨,约占藏中南熟料产能的26%。从具体位置来看,藏中南地区多数熟料生产线分布在拉萨、山南和日喀则三地交界处附近,企业竞争关系较为密切。
藏东地区(昌都)共有4条熟料生产线,总产能约357万吨。其中,西藏天路熟料产能占比约为52%,西藏开投和海螺水泥熟料产能分别占26%和22%。尽管藏东地区熟料生产线均分布在昌都市,但由于3家企业分散在不同区县,实际产能密度要低于藏中南地区。
总的来说,藏中南地区熟料生产线的产能规模和分布密度均高于藏东地区,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图10、11:西藏自治区熟料产能地域分布(万吨,%)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五)行业政策简析:严控产能产量,推动行业碳达峰
2022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强化工业企业综合治理,开展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水泥企业逐步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现废气达标排放。
2023年5月,西藏自治区经信厅、发改委和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西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以水泥行业碳达峰为重点,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要求严控水泥新增产能,强化能耗、水耗、环保等要素约束,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技术上,加快全氧、富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推广水泥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低阻旋风预热器等节能降碳装备。推进原料替代,提高含钙资源替代石灰石比重,加快低碳水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全区所有水泥企业均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确保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与此同时,要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广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导水泥企业通过矿渣、粉煤灰等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强化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
此外,由于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行西藏部分区域水泥熟料生产线存在批小建大,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的情况,要求落实整改。为解决这一问题,西藏自治区经信厅牵头制定全区水泥熟料产能调控方案,要求采取错峰生产等方式,控制产能释放率,将全区水泥熟料年产量控制在1155万吨之内。
总体来看,由于“十三五”以来,西藏自治区水泥熟料产能增量较大,供需结构已出现根本性变化,目前政府对于新增产能以及现有产能释放的控制较为严格,未来西藏水泥行业发展重心由“增量”转向“提质”,在节能降碳以及能效提升等方面存在优化空间。
(六)后续行情展望:需求端支撑尚可,行情走势取决于产能释放情况
根据西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未来西藏将加快雅鲁藏布江中游、金沙江上游水电建设,研究推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并适时启动相关工程,计划到“十四五”末,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铁路方面,加快川藏铁路建设,推进滇藏铁路重点路段、中尼铁路日喀则至吉隆段、青藏格拉段和拉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及外部配套供电工程前期工作。同时,加快G318、G219及其并行线等骨干公路改造升级,推进建设G6那曲至拉萨段、G4218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段高速公路。从项目规划来看,西藏地区公路、铁路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仍处在建设高峰期,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较强,预计未来西藏水泥需求总量保持稳中有增。
供应方面,西藏自治区严控熟料产能增长,目前并无拟建和在建生产线。从既有产能来看,尽管西藏地区水泥需求呈现增长趋势,但如果区内水泥熟料产能完全释放,当地水泥行业仍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困境。因此,供应端能否通过错峰生产等方式有效控制实际产能发挥,成为决定西藏地区水泥行情走势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看,中长期西藏自治区传统基建项目规划仍较多,需求端存在支撑,水泥市场行情取决于产能释放情况。按照近两年的错峰计划来看,在严格落实的情况下,西藏水泥行业基本可以保持在紧平衡状态,预计整体水泥价格维持相对高位运行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