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中国中冶拟大力推动保障房业务 海外投资将持谨慎汨
中冶在谈保障房项目近三千万平,达在建项目的三倍
海外矿业投资将以有色金属为主,不过将谨慎决策
近期不会大规模展开新兴BOT类业务
保障房建设已成为2012年中国政府固定投资热点,抢先布阵的中国中冶冀望今年继续巩固阵地。公司董事长经天亮表示,公司将大力推动保障房业务,目前在谈的保障房项目合计接近3,000万平方米,经计算约达在建项目的三倍。
他在“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间隙并对记者表示,公司未来海外矿业投资将以有色金属为主,不过将谨慎决策,优先考虑政局稳定的地区。
“中冶(集团)是国资委规定可以保留房地产业务的央企。”他称,“房地产业务今年对中冶来说面也很广,(包括)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及含保障型住房等住宅项目。”
作为中国最大的冶金工程建设企业,受国内经济减速及政府对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调控的影响,中国中冶近年主营业务受到直接冲击,管理层冀通过提高非冶金业务和海外业务收入比重,分散风险。其中,房地产开发板块,特别是受到政策鼓励的保障房被寄予厚望。
中国计划“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大约是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两倍。而中国总理温家宝早前在201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称,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今年要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经天亮未透露中冶在此700万套中的中标率期许,仅其表示目前跟地方政府在谈的保障房项目“加在一起可能将近有3,000万平方米。”其目前在建的保障型住房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若按60平方米/套的面积计算,上述在谈合同将包含50万套保障房,大概占今年全国新开工量的7%。
经天亮并表示,基于中冶在保障房开发中设计和建设一体化的优势,目前保障房业务的毛利率一般可达到6-8%,“好的时候有的楼盘可以到10%,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不过在政府持续近两年的房地产调控打压下,商品房市场已显露些许疲态。中国中冶此前发布业绩预告称,2011年预期净利同比下降20-30%,因地产业务盈利减少及旗下子公司亏损所致。其2010年净利为53亿元人民币。
海外市场
为摆脱业务过度依赖国内冶金市场的格局,中国中冶希望2015年海外业务占比能由目前约5%提高到三成。不过,基于海外环境的不确定性,未来料海外矿产投资将谨慎决策,优先确保在手项目顺利开工。
经天亮透露,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瑞木镍钴矿,已于近两日开始联合试车。而位于巴基斯坦的铅锌矿继部分投产后,后续并有扩能计划。
“海外市场要找一些确实比较安全,政局比较稳定的市场,控制好风险。” 他称。
由于被当地文物挖掘等事宜拖延,中冶与江西铜业共同投资44亿美元的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一再延期。对此经天亮称,该项目“正在做前期,可研(报告)也快出来了。”
此外,对于目前基建领域热门的具有投资性质的新兴BOT类(建设-经营-移交)承包项目,经天亮认为,此类业务资金需求大,中冶近期或难大规模展开。而今年的发债计划将视业务需求而定。
至2011年三季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2.8%,在较高水平。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冶集团的子公司。其周五A股收涨0.36%,至2.78元人民币,过去一个月累计上涨近3%。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