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与预防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
                                2008-10-17 00:00
            
         
        
                        
                                
| 
 序 
号  | 
 砼质量 
通病  | 
 原 因 分 析  | 
 预 防 措 施  |  
| 
 一  | 
 砼实体裂缝  | 
 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 
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 
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 
4、过早拆模及承受外部荷载; 
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饶度、沉降不均匀; 
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 
7、配筋不合理; 
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 
 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 
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 
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3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 
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 
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 
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 
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 
8、合理留置后浇带。  |  
| 
 二  | 
 砼凝结时间异常  | 
 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 
2、FA等掺和料是否打错库位; 
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 
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 
 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 
2、查看库存原材料; 
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 
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商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  
| 
 三  | 
 现场同养试块 
强度不合格  | 
 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 
2、取样不规范; 
3、制作不规范; 
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600℃·天要求送检; 
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 
6、现场随意加水。  | 
 1、严格按JGJ55-2000设计配合比; 
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 
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GB/T50081-2002规范制作; 
4、加强工地同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 
6、禁止现场加水。  |  
| 
 四  | 
 标养试块强度 
不合格  | 
 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 
2、取样不规范; 
3、制作不规范 
4、拆模过早,现场拆模后,未及时送检测中心养护; 
5、标识不清,拿错试块。 
6、现场随意加水。  | 
 1、严格按JGJ55-2000设计配合比; 
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 
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GB/T50081-2002规范制作; 
4、拆模前要保证强度,并及时送检测中心养护,送检过程中不得损坏试块; 
5、加强试块标识管理,不得错拿错送; 
6、禁止现场加水。  |  
| 
 五  | 
 砼坍落度损失 
较大  | 
 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 
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 
3、配合比设计不当; 
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 
 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 
2、通过GPS车载定位系统合理调度车辆,控制现场窝车; 
3、调整配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 
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  
| 
 六  | 
 砼蜂窝、麻面、 
孔洞  | 
 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 
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 
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 
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 
 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 
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 
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 
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  
| 
 七  | 
 露筋  | 
 1、砼振捣时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及厚度不够; 
2、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石子级配不好; 
3、砼坍落度较小,振捣不密实; 
4、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发生位移,造成露筋。  | 
 1、砼浇筑前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到位; 
2、控制石子粒径在5-25mm之间,浇筑柱时接口处需用砂浆做引浆; 
3、适当放大坍落度,便于振捣; 
4、振捣棒尽量避开钢筋,无法避免处振捣后应使钢筋复位。。  |  
| 
 八  | 
 浇筑桩施工 
堵管或断桩  | 
 1、砼坍落度过小; 
2、砼供应不及时造成断车时间过长; 
3、现场路况差陷车造成砼无法连续浇筑; 
4、清孔没有彻底造成某部位塌孔。  | 
 1、砼坍落度要符合施工要求保证其不小于180mm; 
2、准备充足的车辆,并制定应急措施,保证连续供应,; 
3、砼浇筑前保证现场路况良好,防止陷车; 
4、砼浇筑前检查清孔是否彻底。  |  
| 
 九  | 
 现场堵泵堵管  | 
 1、骨料级配不连续; 
2、坍落度过小或过大离析,或现场随意加水; 
3、管道布置不合理,弯头太多,或是在软管前接太多硬管; 
4、管道在上次浇筑完毕后未及时清理干净积料。  | 
 1、控制好泵送砼粗骨料的粒径、针片状含量和细骨料的细度模数; 
2、控制好砼到现场的坍落度,禁止随意加水; 
3、布管道时要遵循宁直勿弯的原则,软管前面禁止接硬管; 
4、泵送完毕后,要将泵送管道内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残余砼料。  |  
| 
 十  | 
 砼面层起粉状  | 
 1、砼配比中粉煤灰掺量较大; 
2、标号偏低的水泥品种,其中混合材粉煤灰用量偏大; 
3、由于粉煤灰密度小于水泥密度,当砼坍落度偏大,粉煤灰会被部分游离水带到砼表面; 
4、拆模太早,表面风干失水过快。  | 
 1、对面层要求较高的部位,尽量降低粉煤灰掺量,一般不要超过15%; 
2、尽量使用标号较高的水泥,其中掺合料相对较少; 
3、降低砼坍落度,减少砼中的游离水,避免粉煤灰被带出; 
4、合理控制拆模时间。  |  
| 
 十一  | 
 路面砼裂缝  | 
 1、路基不实或强度不够; 
2、路基太干燥,浇筑砼前未浇水湿润; 
3、切缝时间掌握不到位; 
4、一次性浇筑砼长度太长; 
5、浇筑面附近有较大震动; 
6、养护不到位。  | 
 1、加强路基施工管理,保证路基质量; 
2、砼浇筑前要浇水润湿路基; 
3、合理控制切缝时间; 
4、分批分段浇筑砼; 
5、避免环境、大型机械震动影响; 
6、加强成型砼面的收光养护;  |   
   | 
|   |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行情通立场。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