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土实心砖得到有效遏制
    
    2000年底,淮北市有粘土实心砖企业240家,生产能力25亿块,当年粘土实心砖产量14亿块,其主要生产设备以40型砖机、18门轮窑为主,企业规模小,大部分是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由个人承包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经过这几年踏踏实实的墙改工作和限产清理整顿,到2004年底现有粘土实心砖企业156家,年生产能力17亿块,2004年实际产量7.15亿块,比2000年下降6.82亿块。2000至2004年取用粘土制砖消耗土地资源和能源情况见表一:
                                                  表一
|  年度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  产量(亿块) | 
 14 | 
 11.3 | 
10.5  | 
9.8  | 
7.18  | 
|  消耗土地(亩) | 
 1400 | 
  1130  | 
1050  | 
980  | 
718  | 
|  消耗能源(万吨标煤) | 
 16.8 | 
13.56  | 
12.6  | 
11.76  | 
8.62  | 
    二、新型墙体材料得到迅速发展
  
    近年在粘土实心砖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淮北市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快速发展,已取得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资质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就有19条生产线,生产能力5.2亿块标砖(不含掺煤矸石、粉煤灰>30%废渣砖),形成了以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砖(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为主导产品的砖、块、材、瓦相配套的高、中、低档产品并举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体系,形成了年产煤矸石烧结砖1.5亿块、粉煤灰蒸压砖1.2亿、粉煤灰(混凝土)砌块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5万立方米、轻质隔墙板10万平方米、混凝土彩瓦100万片的产业规模。2004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5.36亿块(含掺煤矸石、粉煤灰>30%废渣砖),占墙体材料总量的42.74%,预计2005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将达到7.5亿块,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将达到55%,比1999年提高33个百分点。
  
    新型墙体材料科技含量也稳步提高。2000年以来,为进一步寻求替代粘土实心砖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提升淮北市新型墙体材料科技含量,根据该市资源和建筑结构体系等情况,确定了利用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做为我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导产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引进关键技术、设备和人才,与科技单位合作,积极实验开发,研制生产出全煤矸石砖烧结空心砖、粉煤灰蒸压砖、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基本满足了我市不同建筑市场的需求。其中,刘一建材厂引进美国斯蒂尔公司制砖设备,建设一条年产4400万块(标砖)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填补我省空白。在其示范带动下,朱仙庄矿仙珠公司新型墙体材料厂年产3000万块煤矸石空心砖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祁东矿金恒新型墙体材料厂年产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已于2004年10月投产;淮北炎黄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引进先进工艺配方技术,建设一条年产3000万块高掺量粉煤灰蒸压砖生产线,其废渣掺量达90%,带动了淮北市粉煤灰蒸压砖的快速发展;朝阳粉煤灰砖生产线、芦岭矿腾芦粉煤灰砖生产线、市热电厂粉煤灰砖生产线先后建成投产,使我市粉煤灰蒸压砖生产能力一举突破亿块大关。淮北煤矿新型建材总厂依靠省市墙改专项基金的支持,建设的年产100万片混凝土彩瓦生产线,不但填补了皖北地区一项空白,其设备、产品当时在全省也处于先进水平。2004年大唐集团淮北电力凌云公司利用国债投资8000多万元,引进德国海斯全套生产设备,建设一条年产1.5亿块(折标砖)粉煤灰砌块生产线,使我市砌块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档次与国际水平相接近。淮北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规模基本形成。2000年至2004年新型墙材生产情况详见表二。
                                                         表二
| 年度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 产量(亿块)  | 
3.7  | 
3.98  | 
4.35  | 
4.63  | 
5.36  | 
| 利废(万吨)  | 
55  | 
58  | 
61  | 
63  | 
65  | 
| 节能(万吨标煤)  | 
2.6  | 
2.7  | 
2.8  | 
2.87  | 
3.1  | 
| 节土(亩) | 
320  | 
350  | 
360  | 
380  | 
400  | 
| 新材所占比例(%)  | 
22  | 
26.05  | 
30  | 
32  | 
42  | 
    三、墙体材料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 
  
    近年来,淮北市进一步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政策调控,引导和鼓励建设单位积极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使应用比例逐年提高,先后建成花园新村、状元红小区等新型墙体材料建筑住宅小区,相阳路砌块建筑一条街、煤师院大学城等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示范工程,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城市广场、世贸商城、商业步行街等一大批我市标志性建筑均采用了新型墙体材料,实现了由初期的试点、示范向全面应用的转变。2000年至2004年,按国家统计口径计算,全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工程中使用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建造的建筑工程竣工面积占全部竣工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2%、40.6%、53.75%、54.38%、60%,预计200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5%左右。 
             
                        
                                    
                                编辑: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行情通立场。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