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聚焦十二五水泥行业投资机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决定了未来五年水泥需求总量的增长。随着城镇化西进、区域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建材下乡政策推广落实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未来五年水泥需求增长将稳定在7%~10%之间的水平。...

南方润滑:“质量万里行”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中国水泥网一行参观访问了南方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润滑),受到南方润滑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爱东一行的热情接待。...

加息周期中的水泥行业表现:从同步到超越

联储量化宽松的再次实施、通胀的显性化都指明中国可能已经进入到加息周期。未来行业配置的主线会围绕通胀加息进行,本文站在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建材行业(主要指水泥)在加息初期、中期、末期的不同变现,分别是同步、超越、落后大盘的表现,进一步分析在保障房供给保证的地产调控下的需求影响,并借鉴日本公共住房建设对建材行业影响分析。...

烟气调质是SP炉窑尾电收尘实现达标排放的前提条件

本文介绍了窑尾增设SP炉后粉尘排放增大的事实,分析了窑尾电收尘在SP炉投运后收尘效果恶化的原因,提出了对SP炉烟气合理调质的方案。指出:对烟气进行有效调质是电收尘器获得期望收尘效率的前提条件。运用MEC技术可使大多数现役SP炉窑尾电除尘器满足当前环保标准。...

余热发电使耗能大户成节能赢家

目前在湖州市,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8.45万千瓦,额定发电量可达到5.5亿千瓦时,去年总发电量4.1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市用电量的3%。特别是在高能耗的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改造实现了全覆盖。...

对中国水泥工业余热发电系统并网问题的新认识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节能减排途径,2005年也已被列入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国家已经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在并网运行实际工作中业界还有许多概念不清及糊里糊涂的问题,造成了不应有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所谓并网难的尴尬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与探讨。本文力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当前水泥工业配套余热发电系统并网运行难的客观现状,从技术层面分析清楚水泥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技术特点,站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供同行参考。...

建筑时代的未来:绿色低碳的“住宅产业化”

在强调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今天,“住宅产业化”应运而生。9月27日,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云栖海航假日酒店召开,作为国内“住宅产业化”率先推行者的北京榆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毓福、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刘昊应邀参加,并接受了中国水泥网记者的采访。...

[万里行]徐德龙:一直吃第一口螃蟹的人

中国水泥工业快速发展为水泥工艺技术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然而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余热发电等技术普及推广之后,水泥行业技术“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没有必要去提升”、“如何去提升”,成为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问题。确实,目前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想要进一步改造提升困难大、风险高,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吃第一口螃蟹”,“冲锋陷阵”的往往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

[万里行]第二十六站西安建大:助推中国水泥工业化进程

当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车队缓慢驶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伴着淡淡桂花香,万里行队员们还在怀念美好的大学时光时,车子停在了目的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粉体工程研究所门口。此站留给万里行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一整排立于草丛中的荣誉...

汽轮发电机基座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瑞明电厂2#机汽轮发电机基座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使汽轮发电机基座框架轴线尺寸准确,梁柱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预埋件螺栓套位置准确,精度符合标准要求。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予以解决。...

试论水泥窑余热回收发电技术现状、问题及其发展

水泥窑余热发电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一些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如发电量低,烧成系统与发电系统抢风争热,以及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本文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其产生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引入单位熟料能耗、单位熟料能耗成本以及余热发、供电(火用)效率等指标;提出了加强热源特性研究,发电系统优化整合,追求烧成和发电整体能耗最小,发电模式多样化以及余热回收形式多元化等研究发展方向。...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机理

介绍了混凝土中碱与骨料研究的现状,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膨胀机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阐述。...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