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华北:区域停窑持续 水泥价格平稳

二月初,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平稳运行,临近春节,华北市场需求及水泥销量继续下降。...

建筑垃圾亟须资源化管理

针对我国建筑垃圾亟须资源化管理的现状,中国建筑垃圾产业资源化战略联盟于1月29日在京发布了《中国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2014年度)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旨在解决制约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主要瓶颈问题,整合产业内优势资源,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加快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速度,增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的国际竞争力。...

“十三五”努力实现碳排放强度与总量“双控”

“十三五”将继续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控制目标,并且在强度上要提高要求,同时研究并逐步引入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现强度和总量“双控”。把碳排放、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

建立全国碳排放市场只差“临门一脚”

近期,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由于我国在出席利马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所以因为这个可能下一步还要推动更高层次的立法,由国务院条例或者人大立法。...

[原创]回顾:2014年水泥行业十大事件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世界500强企业碳排放仍在升高

据路透社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四年来,世界500强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了3.1%,与联合国为遏制全球变暖而减排的倡议背道而驰。...

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总结研讨会在武汉举办

为了总结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制度设计,1月16日上午,美国环保协会、武汉大学、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组织召开了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总结研讨会。...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两省五市”设立碳交易试点,可通过实际运行的市场交易发现已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所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经过四年的准备和酝酿,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道路如何,值得思考。...

[原创]2014年度水泥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4年转眼过去。这一年里,我们延续着2013年的良好开局,也遭遇了市场持续走低的困境,但总体来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圆满的收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今年11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696亿元,同比增长5.49%,全年利润总额有望超过2013年,实现历史高位。...

碳交易政策国家版出台 交易平台将由国家指定

在七个地方碳交易试点陆续启动一年半后,适用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国家碳交易管理办法终于出台。根据落款为12月10日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为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国家发改委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瞬息万变 3D打印智能建筑可随环境而改变

如今,3D打印房屋已被证明其可行性,这令科学家们敢于进行下一步更为大胆的尝试,将建筑智能化。近日,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研究所发表了一项研究生计划,试图开发一种可随气候变化而产生反应的材料系统,通过和数字化制造将其用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建筑领域。...

[独家]水泥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在做准备了吗

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第17号令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将于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即2015年1月8日起施行。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来到每个水泥企业面前。碳排放权交易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而水泥企业制定排放监测计划对企业履行配额清缴义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中央已将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这本次国家发改委在此时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既符合了中央改革小组的时间要求,也呼应着利马气候变化会议上中方展现的决心和行动。...

利马气候大会终达成减排协议 被指力道仍不足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5日报道称,利马气候大会经过加时马拉松谈判,190多个国家昨天终于达成协议,为2015年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制定了基本框架。...

全国碳交易市场或2016年运行

中国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意味着当前割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将形成统一的体系。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透露,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

解振华:国家将从8方面着手加快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日举行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书面致辞。他指出,国家将从8个方面着手加快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4.6%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发布会。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6%,碳强度下降5%。...

[周评]中南:市场压力增大 整体水泥价格继续走低

上周,中南地区水泥行情继续保持低迷态势,广东、湖南、湖北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湖南部分企业水泥价格跌幅达到40元/吨,预计后期仍然有下跌风险。另外,河南由于工程施工进度加快,价格小幅上调。...

解振华:2015年气候协议应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区别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

解振华: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

发改委: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有望实现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振华表示,努力争取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5%,体现的是中国的力度和决心。...

解振华: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中美关系新亮点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在回答记者关于中美两国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的问题时,解振华表示,这是一份两国双赢的联合声明。...

解振华:煤炭消费量何时达到峰值取决于技术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

发改委:到2030年“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振华表示,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

发改委:碳排放峰值在“2030年左右”是科学客观的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就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和25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做了介绍和解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解振华解释了为什么把峰值年设为“2030年左右”。...

中国大气污染大大改善 还需等待16年

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美两国宣布了各自的行动目标。美国到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并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不同减排目标是根据各自国情作出的决定。...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探讨

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设需求,可以促进先进住宅产业化技术的创新与普及,而住宅产业化又蕴含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大力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和质量。若能在两者之间建立长期良性的互促机制,对于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将起推动作用。要实现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的互促,需在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宅建设中大力贯彻《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周评]中南:受雨水天气影响 水泥行情整体下滑

上周,中南地区雨水天气较多,受此影响两广、两湖大部地区水泥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调。相比之下,河南天气以晴好居多,施工进度加快,水泥价格上涨明显,海南当前价格暂稳。...

美国碳交易市场将成中美减排协议大赢家

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和美国将如何针对减排协议进行立法以及如何安排碳定价。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排放量将达到63亿吨,低于2012年82亿吨的水平,而2030年全球的排放量会达到254亿吨。...

解振华:国家将从8个方面加快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国家将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等8个方面着手加快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中美达成减排协议:美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降三成

中美双方12日在北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比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大幅提高。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 并将于2030年将非石化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杨仕超:建筑的绿色需求是绿色建筑的方向

在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看来,未来建筑的建设必将从“飞行”走向“着陆”,建筑的设计、建设等必将从粗放走向精细。要顺利完成这些任务,未来的工作必须有新思路、新措施,在技术措施方面更要明确方向。...

河南出台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 治理水泥产能过剩

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的《河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2014—2017年)》,明确要积极推动水泥制造与水泥制品业一体化发展,走环保、节能、高效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山东聊城:科学布局预拌砂浆企业

预拌砂浆作为散装水泥产业链的重要产品,是继预拌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新型建筑材料,因其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国家列为发展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的产业组成部分。...

[原创]信息自动化技术是加强能源管控的“重头戏”

相比较而言,国内水泥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表现还比较粗放,在能源管理方面距精细化管理要求更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缺乏能够反映具体能效指标的能耗指标体系;二、能源计量装置还不够完善;三、能耗统计方式落后,缺少必要的能耗分析手段。...

[周评]东北:冬季户外施工渐停 水泥行情低迷

11月东北地区将步入冬季施工阶段,尤其中旬后户外施工将逐渐停止。水泥需求减少,价格呈走低趋势。 ...

中德将在环保领域重点开展区域碳交易合作

10月10日,中德双方磋商后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重点实施试点区域碳交易等合作内容。...

浅析浙江湖州市安吉县预拌混凝土市场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浙江湖州市安吉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大环境,混凝土行业发展和市场稳定,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挑战。...

土耳其SONMEZ5000t/d熟料生产线投产运行

9月6日12:58,土耳其SONMEZ 5000t/d熟料生产线点火;13日16:28投料运行,目前已生产熟料4000吨,标志着该项目从原燃材料输送至熟料入库系统各工艺环节已全部贯通。...

我国将为建材减排提供认证认可技术支撑

近日国家认监委发布消息称,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背景下我国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近日在京启动。...

我国将构建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技术体系

针对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新动向及我国低碳发展政策需求,通过研究国际行业减排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机制及我国行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制度,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将为电力、船运、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减排提供认证认可技术支撑。...

江苏省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

要求2014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别削减3%、3%、3%、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2%;到2015年年底,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以上,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别削减11.9%、12.9%、14.8%、17.5%(力争20.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以上。...

[周评]西南:四川、重庆水泥价格或将上调

九月下旬,西南地区水泥市场总体稳定,下游需求仍有待改善,水泥价格变动不大。重庆、四川两地近期需求略有回升,水泥企业上调价格意愿较强,或酝酿十月涨价计划。...

房晶瑞:水泥工业低碳发展是必由之路

9月25日,在宁波举行的“2014第二届中国水泥发展论坛”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房晶瑞就水泥工业低碳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 ...

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水泥工业面临严竣挑战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与严竣挑战,几乎所有污染物排放量都是世界第一,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加,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气候谈判压力越来越大。水泥工业是我国“排放大户”,面临的减排形势与压力非常严竣,对减排、替代能源相关技术与产业政策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

浅析我国水泥工业的环境压力与关键政策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与严竣挑战,几乎所有污染物排放量都是世界第一,排放总量仍在不断增加,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气候谈判压力越来越大。水泥工业是我国“排放大户”,面临的减排形势与压力非常严竣,对减排、替代能源相关技术与产业政策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

发改委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答问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9月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就此,媒体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发散”与“禁现”助力治理雾霾

有专家指出,雾霾中有害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有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废气、地面扬尘等。环境保护,是我们被动地去亡羊补牢,而节能减排,则是主动的解决困境。能够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的事物,自然是要大力推行的。...

碳交易市场“冰火两重天” 冷热不均期待引爆点

全国碳市场建设已提上日程,试点市场的前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中国试点碳市场刚刚完成了第一年的履约,但对其未来几年的运行情况已经可以做出大体判断。...

福建专项规划应对气候变暖 保障房执行绿色标准

记者获悉,福建省日前出台了《福建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通过一批示范工程的带动,来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平。该规划将是指导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