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与中淳高科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
7月20日,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与中淳高科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
桩基础是一种地下隐蔽性工程,在工程竣工后,通常采用动载和静载的方法检测桩基础的承载力与完整性。但是,这两种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难以快速、有效、明确的反映桩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在进行桩基施工时,应该明确掌握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考虑周全,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8月13日,昆钢水泥建材集团机关组织员工向鲁甸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表达昆钢水泥人“情系灾区,无私援助”的高尚情怀。...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使整体结构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避免结构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地震能量的聚散,如果仅集中在少数薄弱部位,必会导致结构过早破坏,目前各种抗震设计方法的前提之一就是假定整个结构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在此前提下才能以多遇地震作用进行结构计算、构件截面设计并辅以相应的构造措施,必要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试图达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的目标。...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灾情发生后,山推迅速反应,紧急调拨装载机至灾区一线,建立服务绿色通道,全力保障救援。...
8月6日上午9时,由华新昭通公司领导、骨干员工、民兵应急分队组成的爱心志愿者团队40余人,奔赴昭通机场,协助搬运救灾物资,全力支援鲁甸地震灾区。 ...
8月3日下午16:30,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华新昭通公司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昭通鲁甸地震,确保人员、生产安全,华新领导也纷纷在第一时间致电询问灾情。...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华润集团快速响应,决定通过华润慈善基金会向鲁甸地震灾区紧急捐款500万元人民币,为灾区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帮助与支持。...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减震隔震技术(以下简称减隔震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部分地震高烈度区开展了工程应用工作,一些应用了减隔震技术的工程经受了汶川、芦山等地震的实际考验,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减隔震技术能有效减轻地震作用,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对研究较少的福塔纤维混凝土、钢丝/钢丝网纤维混凝土、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聚酯纤维混凝土、杜拉纤维混凝 土等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并简单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由于对土木工程结构耐久性的要求,近年出现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而非片面追求高强度。为提高混凝土质量还应注意提高砂石料质量,要求石子粒径小、粒形好,砂子粗、级配恰当。研究现代混凝土技术还需树立大系统的观念,需要各学科的相互协作、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及多元化产生了新的技术和工艺。这沿的技术、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使得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材料原有的性能,如耐久性能、力学性能等得到了提高,而且实现了建筑材料在强度、节能、隔音、防水、美观等方面多功能的综合。...
近日,由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既有加固结构安全性加固技术创新及应用》顺利通过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团验收,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质,优异的耐久性、较低的收缩和徐变性能。本文介绍RPC的基本设计原理、力学特征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着重阐述它的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014年第一季度,欧洲水泥公司(Eurocement)在俄罗斯的子公司的水泥出货量均呈上升态势。其中,Pikalevsky水泥公司的水泥出货量达28.57万吨,同比增长4.9%;袋装水泥的出货量共计1.3万吨,同比增长45%。...
在最近召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建工集团18项科研成果分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由集团内企业单独完成或领衔完成和参与完成的16项科研成果喜获2013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单独完成或领衔完成和参与完成的2项科研成果喜获2013年度市技术发明三等奖。此次市科技进步奖共授奖298项。...
自200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以来,我国住宅产业化通过项目引领和示范,正在不断向前推进。但不可否认,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究竟是哪些因素制约着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