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成海螺未来发展主要战略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水泥行业需求增长大幅回落至1.8%,但海螺水泥仍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实现109.9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19%,资产负债率只有31.92%,各项经营指标、财务指标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大水泥企业无法媲美的。...

[原创]海德堡水泥扩张非洲市场

在与全球领先信息公司彭博(Bloomberg)的对话中,海德堡水泥(Heidelbergcement)首席执行官(CEO)Bernd Scheifele说道,非洲是公司的主要新兴市场目标。...

[原创]豪瑞股东真的乐意跟拉法基合并吗?

2月28日,彭博(Bloomberg)发布了一篇报道,称豪瑞的股东并不乐意拉豪合并一事。近来的合并结果也显示,豪瑞在经济地位上确实比拉法基更高一些,这也就引起了豪瑞的股东们对1:1股权交换的不满,认为这样并不公平。...

国内油价或于正月初九上调 且上涨幅度较大

截至2月1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率为9.97%,预计上调幅度为310元/吨。与安迅思预测结果相近,卓创资讯当日监测国内成品油变化率为11.7%,预测上调幅度为365元/吨。...

[原创]印度UltraTech欲收购Jaiprakash水泥厂

据内部人士透露,UltraTech公司正在就Jaiprakash公司(Jaiprakash Associates Ltd)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水泥厂收购问题与其进行谈判。谈判的内容包括收购Uttar Pradesh, Madhya Pradesh和Andhra Pradesh地区的水泥厂。...

外媒:俄罗斯拟建莫斯科到北京高铁 投资600亿美元

据昨日彭博报道,俄罗斯铁路公司(俄铁)第一副总裁亚历山大· Misharin表示,该司筹建从莫斯科到北京的高速铁路,投资额可能达到2.8万亿卢布(约合600亿美元)。...

美国碳交易市场将成中美减排协议大赢家

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和美国将如何针对减排协议进行立法以及如何安排碳定价。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排放量将达到63亿吨,低于2012年82亿吨的水平,而2030年全球的排放量会达到254亿吨。...

煤炭限产潮 煤价四季度或涨10%

由于中国政府对煤炭企业实施限产计划,以及禁止从海外进口劣质煤的政策,预计煤炭价格四季度可能上涨10%。...

李克强力推铁路改革探试“深水区

铁道部曾被形容为“旧体制最后的堡垒”。如今脱胎于这个旧体制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在政企分开的“深水区”为改革探路。...

​新西兰:7月1日建材关税将降至零

彭博报道,新西兰住房部长Nick Smith称,建材关税将会降至零,并至少维持五年时间。Smith称,建材进口关税降至零将从7月1日开始生效。...

十年后中国GDP将冲刺7%?

对于中国而言,瑞银预计随着投资增长和非农劳动力供给放缓,未来十年的平均GDP增长率或降至6.5%-7%。即便改革没有取得大进展,在全球复苏、国内城镇化及仍充裕的国内流动性推助下,其经济在未来一两年仍能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

外媒:探讨三中全会与国企改革

英国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和朱利安·埃文斯·普理查德10月31日联合做出的报告认为,不应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激进改革措施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特别是由于牵扯到太多、太强的既得利益阶层,任何对国有企业伤筋动骨的重大改革举措都很难出台。...

墨西哥:计划投资3160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

北京时间7月16日上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墨西哥宣布未来六年投资3160亿美元修建数千英里新公路、铁路、电信基础设施及大修港口,该国总统称此举将提振出口公司竞争力并刺激增长。...

煤炭一季度产量下降至8.3亿吨 引发经济下滑担忧

港媒称,中国煤炭产量罕见的下降,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活力的质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说,这种中国主要燃料第一季度的产量同比下降0.95%至8.3亿吨,而消耗量仅上升了1.5%。...

拉法基集团表示亚洲等地净利润超出预期

近日,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拉法基集团表示,2012年,公司在亚洲及拉丁美洲的销量大幅增长,净利润已经超出了彭博资讯分析师预计的8.216亿欧元,达到了8.56亿欧元;并且公司决定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全面实施成本削减计划。...

Dangote集团前三季度利润6.8亿美元

非洲最大的水泥生产商Dangote公司日前公布了集团截止2012年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今年1-9月,公司共录得税后利润1064.38亿奈拉(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21.87亿奈拉(5.89亿美元)同比上涨15%。...

价格持续走低 碳产业弊端凸显

碳交易的初衷在于以减少碳排放额度,改善恶化的环境。然而,在全人类福祉这件华丽的外衣下之,却开始了一场利益角逐的“暗战”。有人称之为“阴谋”,因为不承诺减排的美国,不仅是碳市场的一个活跃分子,还凭借着强大的金融手段,欲借碳重塑美元霸主地位。...

1 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