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西部大开发 新疆水泥企业享减免税收

目前,《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暂未发布,乌市国税局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9号公告的类别、行业作出预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预计每年可为乌市企业减税超过5亿元,预计10年减税约60亿。...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28日,在2011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高峰论坛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5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发展思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市场化机制,促进了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煤炭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呈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

中材刘志江:抓住机遇 做大做强节能事业

近日,中材集团总经理刘志江,集团党委常委、中材股份总裁李新华到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听取了汇报。    ...

我国将开展十大重点工作推进节能减排

近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那么,未来5年,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节能减排?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方面负责人。...

[原创]西南水泥市场:需求+整合助力走出过剩泥潭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泥产业迎来最重要的发展机遇。近日,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表示,今年全年水泥需求依然会高速增长,在此推动下预计全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亟需淘汰落后产能,我国西南地区正是典型的需求增长与产能过剩博弈的地区,未来需求+整合或助力走出过剩泥潭。...

路来军:关于预拌混凝土的发展与思考

7月16日,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推进会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第一届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以“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淘汰力度加大 利好水泥行业供求

工信部日前公布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要求淘汰水泥产能15237万吨,涉及782家企业,多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对此行业分析师认为,淘汰力度大于预期,有利于行业供求改善。...

由行政部门来认定落后产能宜慎之又慎

在好几轮落后产能治理之后,我国产业结构似乎仍不尽如人意,笔者表示这该及时引起关注并反思。靠行政之力认定落后产能,强制地方政府关停企业,完全是一种非市场化操作。这种做法需要慎之又慎。...

刘持金:中建材发展模式入选哈佛教材

7月5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2011年上半年工作会议在浙江桐乡召开,泛太平洋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建材独立监事刘持金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分享中国建材集团以及南方水泥公司的成功发展经验所得到国际国内认可的情况。...

煤电一体化或许能解决“电荒”

在结构性“电荒”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发改委分别在4月10日和6月1日上调了一些省份的上网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

中联重科:“蓝色关爱”引领机械服务新时代

2011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在行业内首推“蓝色关爱”服务品牌,在客户群体中取得了较大的反响。继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工程机械服务品牌——“蓝色关爱”,为客户送去中联贴心的服务后,6月20日上午,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再次全面启动了“蓝色关爱”服务万里行活动,在炎炎夏日为客户送上一份“蓝色关爱”。...

[原创]中联重科:“蓝色关爱”引领机械服务新时代

2011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在行业内首推“蓝色关爱”服务品牌,在客户群体中取得了较大的反响。继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工程机械服务品牌——“蓝色关爱”,为客户送去中联贴心的服务后,6月20日上午,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再次全面启动了“蓝色关爱”服务万里行活动,在炎炎夏日为客户送上一份“蓝色关爱”。...

中联重科:“蓝色关爱”万里送服务

6月20日上午11点,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蓝色关爱”服务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隆重举行。中联重科高级总裁兼混凝土机械公司总经理张建国、混凝土机械公司副总经理李青林、副总经理曾刚、总工程师吴斌兴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员工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中联重科首推混凝土机械行业“蓝色关爱”服务品牌

2月27日,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率先向业界宣布“蓝色关爱”服务品牌。“蓝色关爱”服务品牌将以“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宗旨,“快速、高效、经济”为核心,全力打造“以现场服务为中心,总部支持为后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内外互动式服务体系和保障平台”。...

宋志平:调结构央企要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到了一定阶段,在经历了大规模快速成长后,我国大多行业进入了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时期。在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技术创新的时候,央企有它特殊的责任,央企实际应该扮演一个资源整合者的角色,牵头把大家各自想做、又没有能力做的事做起来,即发挥行业整合的领军作用。”近日,在中宣部与国资委组织的走进央企采访中,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如是说道。...

中国建材:联合重组凝聚337家企业的力量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能够凝聚起原本像散沙一样的300多家企业,催生出如此巨大的生产力,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的领跑者?记者通过调研发现,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史正是一部联合重组的历史。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的进程中,破解中国建材集团联合重组的成功之道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中国建材:观念创新成就“包容性成长”新模式

多年来,中国建材集团采取“央企市营”的动力机制,走一条包容性成长的道路。比如,这家企业对重组企业采取的是“七三原则”:中国建材收购70%,给民企创业者留30%股份,用少量国有资本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宋志平董事长参加国企创新发展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

21日,由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北京企业联合会主办的国企创新发展(首钢)座谈会在首钢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国企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理事长宋志平应邀参加并作专题发言。...

中建材检验认证中心与科研总院举行增资扩股签约仪式

22日下午,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简称“CTC”)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隆重举行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暨增资扩股协议签约仪式。...

CTC举行股东会暨增资扩股协议签约仪式

2011年5月22日下午,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简称“CTC”)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隆重举行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暨增资扩股协议签约仪式。...

煤电价格倒挂,电企怕亏消极怠工

有关负责人认为,供需矛盾、煤电价格矛盾、电力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原因叠加,导致今年“电荒”特别严重。...

刘明寿:齐心协力共谱江西水泥工业新篇章

5月11日,江西省水泥协会成立大会暨接牌仪式在南昌隆重举行,刘明寿被选为江西省水泥协会会长。...

雷前治:十一五是水泥行业“黄金”五年

雷前治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中国水泥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战胜严重困难的五年,是行业发展最为辉煌、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是水泥行业发展的“黄金”五年。用一个词来形容,“翻天覆地”一点不过分。...

南方水泥《水泥企业区域性大规模重组整合》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第十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旗下企业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下称南方水泥)申报的《水泥企业区域性大规模重组整合》荣获本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邵宁:中国建材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在中国建材香港上市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中国建材股份的母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是这几年发展最好最快的中央企业之一。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在清晰的战略指导下大手笔的联合重组,二是重组之后实施了十分成功的管理整合,三是非常有效的资本运作。可以说,中国建材集团是充分竞争领域中央企业中的一个成功的发展典范。...

[原创]张剑星: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物与城市垃圾需多方协助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表示,目前,我国支持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有时甚至出现有的水泥企业投巨资建成污泥处置系统并投入运行后,污泥的供应数量与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部门还把污泥当作资源控制起来,严重挫伤了水泥企业利废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张剑星、陈章水接受新华网专访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陈章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接受新华网专访。...

宋志平:做好的逻辑 中国建材包容性成长

作为中国经典的联合重组案例之一,南方水泥的整合,并非一开始就得到外界认可。曾有媒体把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称为“疯狂收购”、“大跃进”。事实上,南方水泥的整合,只是中国建材集团在快速成长道路上所做诸多努力的一部分。在这一轮中国经济高速崛起的周期中,宋志平作为一个亲历者,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做大做强过程的回顾与思索,以期为这类央企提供一个有益借鉴,使之在下一个10年走向更加成熟。...

中联重科第一代复合技术混凝土泵车问世

2011年2月27日,中联重科正式宣布向全球推出混凝土机械领域的集大成之作:ZOOMLION-CIFA复合技术暨中联重科行业首创“蓝色关爱”服务品牌。第一代ZOOMLION-CIFA复合技术混凝土泵车的问世,再一次展现了强强联合的魅力,让中国乃至全球客户领略到顶尖科技绽放的无限精彩。...

价格持续走低 碳产业弊端凸显

碳交易的初衷在于以减少碳排放额度,改善恶化的环境。然而,在全人类福祉这件华丽的外衣下之,却开始了一场利益角逐的“暗战”。有人称之为“阴谋”,因为不承诺减排的美国,不仅是碳市场的一个活跃分子,还凭借着强大的金融手段,欲借碳重塑美元霸主地位。...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