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市场稳步推进

“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进一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降低全社会节能减碳成本,同时促进制度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发改委:大力推动低碳社区试点工作 推广节能建筑

发改委网站27日消息,为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低碳社会建设,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社区低碳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在地级以上城市开展。...

湖北碳交易初步计划于4月上旬开市

目前,《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上报省政府,待大会通过后将正式发布。湖北碳市初步计划于4月上旬实现交易。据了解,该省此次强制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有153家,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

减碳或将成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一栋建筑装上了光伏板、地源热泵,或者采用某些节能技术后,就开始以绿色建筑的“身份”亮相。在当下的中国建筑行业,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 ...

减碳或将成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发中心总建筑师贺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绿色建筑应该更加注重减碳结果而不是技术本身。她认为,“建筑行业需要打破这种惯性思维,绿色建筑其实是一种可承受的建造(SustainableBuilt),需要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对症下药。”...

北京碳交易中心副主任:环保企业可卖碳得钱

北京环境交易所碳交易中心副主任王阳表示,与强制减排不同的是,自愿减排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主要是一些环保意识比较强的个人或大公司、大机构,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来抵消日常经营和活动中的碳排放。...

山东:菏泽散装水泥发展的新机遇

菏泽水泥粉磨站已从原来的空白发展到19家,年总产量约1500万吨,其中中联、山水两大集团共新建、重组11家,占主导优势,彻底改变了小型民营企业发散能力不足的缺陷。全市已拥有散装水泥发放库94座、散装水泥运输车245辆,综合发散能力900余万吨。...

碳排放交易“水土不服” 深圳现中国首个强制碳市场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开放首日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相关预测称,通过7省市试点,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上海拟立法推行碳排放配额交易制度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草案)》日前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市民和有关单位可以将书面意见直接寄送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21日。同时,上海将实行配额清缴制度,要求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于每年5月进行配额清缴,并可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履行配额清缴义务。...

发改委关于开展推荐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开展推荐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工作的通知...

[独家]降氮减碳,一个都不能少!

关于环保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受到重视,降氮、减碳两者同时进行似乎并无冲突,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把环保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是行业乃至社会的长远发展之道,应该坚持!...

[专题]降氮、减碳,哪个是水泥业首要任务?

PM2.5的爆表,雾霾的多次光临,让全社会以一种最直接而深刻的方式感受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减排与治污的迫切性,也让水泥业感受到了降氮的急切需求。但是,水泥业对环境造成最大影响的是二氧化碳,水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人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降氮还是减碳,哪一个才是水泥业迫切需求?...

盘点2012:十大热点事件

2012年刚刚过去,定格这一年,犹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从2011年的高位行情和千亿利润一路下滑,直到三季度开始,水泥行情才有所好转。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扭转,停窑也无力挽回价格的颓势,水泥企业又将面临“最严格”的脱硝标准。...

2013-01-06 2012 行业动态
[独家]“减碳”真的已经来到面前!

去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定下了“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要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而从广东省四家水泥企业认购7800万元碳排放权配额的中国一级市场首例配额交易事件中,我们应该清楚地感觉到“‘减碳’真的已经来到了水泥行业面前!”...

台泥携手工研院携手兴建全球最大碳捕获先导型试验厂

7月10日下午,台泥集团与台湾工研院在台泥和平厂举行“钙迴路捕获二氧化碳先导型试验厂”开工动土典礼,该试验厂预计在2012年底前完工并试营运。其采用的是台湾工研院自行研发之钙迴路捕获技术,预计二氧化碳总捕获量约每小时1.0公吨,将可为台湾节能减碳尽一份力。...

香港矿渣微粉代替部分水泥推广绿色建材

香港房屋委员会积极推广绿色建材,今年起在新兴建的楼房中,将矿渣微粉掺入混凝土代替部分水泥,预料每年可以减少3700吨碳排放及节省60万元成本。 ...

香港斥资2.4亿港元建首个“零碳建筑”

记者从香港建造业议会获悉,港建造业议会与特区政府发展局合作修建全港首个“零碳建筑”,预计于2012年年中落成启用。这座造价2.4亿港元的“零碳建筑”引入了90项国际级减碳节能技术,利用生物柴油、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就地发电,不仅能“自给自足”,在抵消整幢建筑所需能源后,还能将剩余能源供给公共电网,能源效益达70%以上。...

辜成允:台泥的环保责任观及其做法

日前,2011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在北京召开,台湾水泥董事长辜成允应邀出席,并做了题为《台泥的环保责任观及其做法》的报告。...

[水泥周]诸葛培智:初析长三角水泥产业

长三角地区09年水泥累计产量26166万吨,同比增长6%。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据统计,过剩产能约为7000万吨。然而,在这样的压力下,水泥行业发展仍有希望。...

乔龙德:新时期中国水泥工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009 InterCem国际水泥大会10月21日在香港洲际大酒店召开,国务院中央企业监事会主席乔龙德在会上做了报告...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