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镁
原料中所含
MgO经高温煅烧,其中部分与
熟料矿物结合成固溶体
,部分熔于液相中,因此,当熟料中含有少量
MgO时,能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数量,降低粘度,改善水泥的色泽。在硅酸盐水泥中,
MgO与主要熟料矿物化合的最大含量为2%,超过部分呈游离状态,以方镁石的形式出现。方镁石与水反应生成
Mg(OH)2,其体积较游离
MgO增大,而且反应速度极慢,导致已经硬化的水泥凝固体内部发生体积膨胀而开裂,造成所谓
MgO膨胀性破裂。
二、游离二氧化硅
燧石是原料中的有害杂质,以隐晶质的α-石英为主,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压强度高,化学活性低,对窑磨操作均有不良影响。
三、氯
氯在烧成系统中主要生成CaCl2或氯化碱,其挥发性特别高,在窑内几乎全部再次挥发,形成氯、碱循环富集,致预热器生料中氯化物的含量提高近百倍,为此,国际上生料中氯含量的通用阀值≤0.015%,国内目前的控制值为0.020%。
四、碱(K2O+Na2O)
碱对水泥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新型干法熟料烧成系统的正常生产,二是影响熟料的质量。煅烧含碱过高的生料,由于碱性挥发物在窑尾和预热器中的循环富集,易引起结皮堵塞,回转窑内则是料子发粘,烧结温度范围缩小,飞砂严重,窑皮疏松,致使熟料质量下降,严重时将无法正常生产。生料中的碱除一部分挥发循环外,其余的大部分均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熟料中。如果含碱量过高,则其凝结时间将缩短,以致急凝,安定性不良,抗折强度降低,并出现1d、3d的抗压强度略有升高,而7d、28d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五、硫
生料和燃料中的硫在燃烧过程中生成SO2,又在窑烧成带汽化,在窑气中与R2O结合,形成气态的硫酸碱,然后凝聚在温度较低处的生料颗粒表面。这些R2SO4除一小部分被窑灰带走外,因其挥发分较低,故大部分被固定在熟料中而带出窑外。这是SO2与R2O含量比例正好平衡时的情况。
如果SO2含量有富裕,则在预热器中它与生料中的CaCO3反应生成CaSO4进入窑内。在烧成带,其大部分再分解成CaO和气态SO2,小部分残存于熟料中。这样,气态SO2在窑气中循环富集,易堵塞。反之,如碱有富裕,则剩余的碱就会生成高挥发性的氯化碱和中等挥发性的碳酸碱,形成氯和碱的循环,影响预热器的正常操作。
摘自:中国水泥网论坛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行情通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