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料方案 提高熟料质量
北京新港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天津水泥设计院设计,原设计日产熟料720吨,年产水泥30万吨的中小型水泥企业,近年经多次技术改造,特别是2001年进行NMFC型分解炉改造后,已达到日产1200吨熟料、年产60万吨水泥的生产规模。此前熟料质量均较正常,但近期却出现熟料质量下滑现象(见表1)。
| 
 表1 2001年~2004年熟料质量数据分析表  | ||||||||
| 
 年份  | 
 化学分析  %   | 
 28天抗压强度MPa  | ||||||
| 
 MgO  | 
 f-CaO  | 
 KH  | 
 SM  | 
 IM  | 
 C3S  | 
 C2S+C2S  | ||
| 
 2001年  | 
 2.10   | 
 0.96   | 
 0.883   | 
 2.68   | 
 1.68   | 
 53.46   | 
 76.76   | 
 53.1   | 
| 
 2002年  | 
 2.17   | 
 0.84   | 
 0.891   | 
 2.62   | 
 1.58   | 
 53.26   | 
 76.57   | 
 56.3   | 
| 
 2003年  | 
 2.34   | 
 0.83   | 
 0.889   | 
 2.71   | 
 1.56   | 
 52.78   | 
 76.40   | 
 53.6   | 
| 
 2004.1  | 
 3.29   | 
 0.96   | 
 0.884   | 
 2.66   | 
 1.50   | 
 50.89   | 
 75.96   | 
 53.8   | 
| 
 2004.2  | 
 3.68   | 
 1.14   | 
 0.881   | 
 2.69   | 
 1.49   | 
 49.32   | 
 75.62   | 
 53.4   | 
| 
 2004.3  | 
 2.69   | 
 1.06   | 
 0.895   | 
 2.64   | 
 1.48   | 
 51.02   | 
 76.31   | 
 51.4   | 
| 
 2004.4  | 
 3.41   | 
 1.01   | 
 0.887   | 
 2.74   | 
 1.47   | 
 51.42   | 
 75.80   | 
 51.0   | 
    从表1可看出,熟料质量从2003年开始呈日逐下降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水泥质量的稳定性,为稳定出厂水泥强度,在水泥生产控制过程中,只好采取提高出厂水泥比表面积,降低混合材掺加量等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的综合利用,对近年的熟料质量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找出熟料强度降低的原因,并以分析结果来调整水泥熟料生产,达到提高熟料强度的目的。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为探索影响熟料强度的规律,笔者选用了因果分析图,对影响熟料强度的因素逐一分析,从原燃材料、配料、熟料煅烧及设备、熟料检验及检验设备等项目中,共分析出大小因素30条,图1所示。图1 (影响熟料强度的因果分析图)见附件! 
       通过对2001年以来原燃材料、配料、熟料煅烧及设备、熟料检验及检验设备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所有可能影响熟料强度的因素,并对这些可能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四年所使用的原燃材料分析数据变化见表2、表3,熟料分析数据表见表4。 表格见附件! 
| 
 表3   煤工业分析表        | ||||||
| 
 日期  | 
 原煤水份 %  | 
 干基水份 %  | 
 灰分 %  | 
 挥发份 %  | 
 发热量KCal/kg  | 
 发热量KJ/kg  | 
| 
 2002年  | 
 7.65  | 
 1.76  | 
 10.27  | 
 28.39  | 
 6903.51  | 
 28856.67  | 
| 
 2003年  | 
 6.42  | 
 2.08  | 
 10.72  | 
 27.99  | 
 6813.04  | 
 28478.5  | 
| 
 2004年  | 
 8.03  | 
 2.35  | 
 12.25  | 
 28.44  | 
 6598.66  | 
 27582.42  | 
   
三、熟料回归分析 
    通过对上述因果分析诸多因素中可以量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数据变化较大的因素有熟料KH、SM、IM、f-CaO、MgO。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算出熟料28天强度对上述五因素的回归分析方程及回归相关系数(见表4),以确认上述五因素对28天强度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大小。                            
  从表4中可看出: 
1、KH、SM、IM、C3S、(C3S+C2S)与熟料28天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C3S、KH 对熟料28天强度的相关系数较高,但IM对熟料28天强度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 
2、f-CaO与熟料28天强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3、MgO与熟料28天强度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从MgO与28天强度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MgO对熟料强度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但这点可通过控制进厂石灰石中MgO的含量解决。由于f-CaO跟三率值及窑况联系较大,而熟料的C3S、(C3S+C2S)又与熟料的三率值相关联。故本文仅具体针对熟料的三率值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熟料强度及水泥适应性较好的2002年熟料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样本分类并做正交分析,以总结出熟料强度及水泥适应性最好的熟料三率值的最佳配伍组合。 
四、熟料正交分析 
     根据2002年熟料的实际质量数据情况,选用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4)(见表5)做优化选择,三水平试验表及分析结果分别见表5、6、7、8。表格见附件!
  
表7 正交试验综合分析表
| 
 项目  | 
 试验样本数  | 
 率    值  | 
 28天抗压(MPa)  | ||
| 
 KH  | 
 SM  | 
 IM  | |||
| 
 0.860<KH<0.880  | 
 37  | 
 0.874  | 
 2.63  | 
 1.58  | 
 55.60  | 
| 
 0.880<KH<0.900  | 
 231  | 
 0.891  | 
 2.62  | 
 1.58  | 
 58.10  | 
| 
 0.900 <KH<0.920  | 
 50  | 
 0.907  | 
 2.59  | 
 1.58  | 
 56.00  | 
| 
 2.50<SM<2.60  | 
 108  | 
 0.893  | 
 2.56  | 
 1.60  | 
 56.00  | 
| 
 2.60<SM<2.70  | 
 195  | 
 0.886  | 
 2.63  | 
 1.57  | 
 57.90  | 
| 
 2.70 <SM<2.80  | 
 14  | 
 0.883  | 
 2.72  | 
 1.57  | 
 56.00  | 
| 
 1.45<IM<1.55  | 
 88  | 
 0.891  | 
 2.62  | 
 1.52  | 
 55.50  | 
| 
 1.55<IM<1.65  | 
 193  | 
 0.892  | 
 2.62  | 
 1.59  | 
 56.80  | 
| 
 1.65<IM<1.75  | 
 35  | 
 0.889  | 
 2.59  | 
 1.68  | 
 56.80  | 
表8中K1、K2、K3分别是因素KH、SM、IM三个水平试验结果之和(28天抗压强度Mpa)。同一因素的三个水平中K值高,则该水平就好,对强度贡献就大;相反,K值小,则该水平就差,对强度贡献就小;R是三个水平的极差,极差的大小反映了该因素对试验结果的重要程度。
从表8的R值中可看出,三率值对熟料28天强度的影响程度,以熟料KH对强度影响最大,SM次之,IM最小。
从表8的K值中可看出,其中KH因素中熟料强度最高的是2水平,即KH在0.880~0.900之间最佳,SM因素也以2水平为好,即SM在2.60~2.70之间为佳,IM因素则以3水平为好,即IM在>1.65为好。
据相关资料介绍,在水泥各组分不变情况下,如IM越高,则熟料中AL2O3含量相应较高,水泥熟料对外加剂的适应性就相对较差。考虑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熟料中IM 不宜控制过高,以降低熟料中C3A的含量,故将目前熟料三率值的控制目标值分别调整为:KH:0.890 SM:2.65 IM:1.60。
五、结束语
按上述方案实施后,熟料强度得到明显提高,据连续二个月的质量统计,28天平均强度达到57.53Mpa(见表9)。
表9      5月、6月熟料质量分析数据表
| 
 日期  | 
 化学分析 %  | 
 28天抗压MPa  | |||||||
| 
 MgO %  | 
 FCaO %  | 
 KH  | 
 SM  | 
 IM  | 
 C3S %  | 
 C2S %  | 
 C3S+C2S  | ||
| 
 5月  | 
 2.88  | 
 0.93  | 
 0.891  | 
 2.64  | 
 1.57  | 
 53.53  | 
 23.32  | 
 76.85  | 
 57.63  | 
| 
 6月  | 
 2.28  | 
 0.84  | 
 0.889  | 
 2.66  | 
 1.59  | 
 53.65  | 
 23.05  | 
 76.70  | 
 57.43  | 
5月、6月份共有58个熟料样本,月平均熟料28天抗压强度比2004年前四个月高了4.0~6.0MPa,其中熟料28天抗压强度>55.0Mpa的样本超过89.0%,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
摘自《新世纪水泥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