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的水泥厂,封印的记忆……

  第一次看见泗坪水泥厂,
是在杨犇老师的朋友圈。
  于是兴致盎然的相约去一探究竟。

  一路云遮雾障,终于到达泥巴山下的泗坪。

那些属于80后的产物,
总是可以一下就抓住我。
小时候也用过一样的衣架,
  远处废弃水泥厂的烟囱还依稀可见。





  在这个大礼堂转悠了一整圈,
都没有找到入口。
  仿佛能见一丝电影《芳华》里大礼堂的感觉。





  而礼堂正对面的这栋楼,
显然是一个职工宿舍。
楼梯和过道的设计,
跟《暴雪将至》里的派出所如出一辙,
  可以判断它的年龄应该是在80年代中期。


  透过房间的窗户,工厂就在对面。
脑海中不停的想象那些彻夜不眠的夜晚。
机器轰隆,这里人声鼎沸,
  不知道有多少青春的梦想在这里萌生、湮灭。

这不,我们发现了一本诗集,
还有“诗人”的印章。
  很是珍贵,里面镌刻着关于描写逝去青春的字句。


  某一天,突然人们就从这里离开。
撤离仿佛在一夜完成,
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离开了,
匆忙之间,什么都来不及带走,
  他们也带走了一切。


  厂房一直沉睡在青山绿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