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水泥行业呼吁分阶段激励措施以实现50%绿色能源目标
一项提议彻底改革埃塞俄比亚投资激励体系的法规草案引发了主要行业参与者的辩论。该草案转向对使用至少50%可再生能源的企业实行基于绩效的减税。虽然政府向绿色发展和定向激励的转变受到广泛欢迎,但水泥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认为,目前50%的可再生能源要求对其运营而言不可行。
财政部召集了利益相关方论坛讨论该草案。其中第12条第2款规定,在生产或运营中使用至少50%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者,可连续五年享受15%的应税利润税率。东非控股子公司泛非绿色能源公司的代表解释了水泥厂达到此目标的困难。其旗下的“莱米”和“国家”水泥厂主要使用煤炭,能源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60%。尽管过去十年投入巨资用牧豆树生物质替代木炭,但燃料替代率仅达10-15%。该公司强调,50%的门槛需要大量投资并会扰乱现有生产系统。
作为回应,草案已修订为引入分阶段激励结构。实现20%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投资者即有资格获得激励,替代率越高(包括50%和100%),激励越多。水泥行业还敦促明确将“能源来源”的定义涵盖热能类型,并呼吁明确承认城市垃圾衍生燃料、轮胎衍生燃料和氢基燃料,同时要求为生物燃料项目提供全套激励方案,而非目前提议的有限关税和税收减免。
其他行业也在论坛上表达了关切。埃塞俄比亚萨法瑞公司的达维特·菲塞哈呼吁将电信业明确纳入信息技术发展与服务激励计划,指出其缺失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投资政策不符。他还就移动金融服务的公平竞争问题提出警告。饮料行业代表,包括东非瓶装/可口可乐的达维特·萨赫勒和喜力埃塞俄比亚的提鲁阿莱姆·梅拉,对食品饮料行业被排除在所得税激励之外表示失望,强调该行业的经济重要性,并呼吁在有生之年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提供有意义的税收减免。提鲁阿莱姆还担心废除破产转让条例可能削弱埃塞俄比亚生产商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
财政部税收政策司司长穆莱·韦尔杜回应了这些问题,详细说明了这项基于全面研究、历时六到七年的改革过程。他重点介绍了将投资激励审批权集中至财政部的努力,通过新的电子系统将审批时间从15-30天缩短至约24小时,这是削减官僚主义的重要一步。穆莱为取消普惠式免税期辩护,称旧制度助长了不可持续的逐利行为。虽然所得税减免仍然存在,但已演变为有目的的激励。他指出新的投资资本津贴和降低的所得税率是支持资本密集型投资者更早实现盈利的改进工具。穆莱承认宏观经济和政局稳定的重要性,但强调精心设计的激励框架仍是关键,并与国际实践和国内研究保持一致,以促进可持续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