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下篇)
颗粒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两大类。碎石为岩石(有时采用大块卵石,称为碎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卵石多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经筛分而得。通常根据卵石和碎石的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Ⅰ类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用于C30~C60的混凝土;Ⅲ类用于小于C30的混凝土。
粗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 有害杂质。与细骨料中的有害杂质一样,主要有粘土、硫化物及硫酸盐、有机物等。根据《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其含量应符合表4-7的要求。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也作了相应规定。
| 
 表4-7 碎石或卵石中技术指标  | ||||
| 
 项 目   | 
 指标  | |||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
| 
 含泥量(按质量计),%  | 
 <  | 
 0.5  | 
 1.0  | 
 1.5  | 
| 
 粘土块含量(按质重量计),%  | 
 <  | 
 0  | 
 0.5  | 
 0.7  | 
|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以SO3重量计),%  | 
 <  | 
 0.5  | 
 1.0  | 
 1.0  | 
|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 
 <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 
 针片状(按质量计),%  | 
 <  | 
 5  | 
 15  | 
 25  | 
| 
 坚固性质量损失,%  | 
 <  | 
 5  | 
 8  | 
 12  | 
| 
 碎石压碎指标,  | 
 <  | 
 10  | 
 20  | 
 30  | 
| 
 卵石压碎指标,  | 
 <  | 
 12  | 
 16  | 
 16  | 
2. 颗粒形态及表面特征。粗骨料的颗粒形状以近立方体或近球状体为最佳,但在岩石破碎生产碎石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定量的针、片状,使骨料的空隙率增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强度。针状是指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2.4倍的颗粒;片状是指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的颗粒。各别类粗骨料针片状含量要符合表4-7的要求。
粗骨料的表面特征指表面粗糙程度。碎石表面比卵石粗糙,且多棱角,因此,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差,但与水泥粘结强度较高,配合比相同时,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卵石表面较光滑,少棱角,因此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但粘结性能较差,强度相对较低。但若保持流动性相同,由于卵石可比碎石少用适量水,因此卵石混凝土强度并不一定低。
3. 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公称粒级上限称为最大粒径。骨料粒径越大,其表面积越小,通常空隙率也相应减小,因此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数量也可相应减少,有利于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并改善混凝土性能。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得较大粒径的骨料。但在实际工程上,骨料最大粒径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
①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②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
③对于泵送混凝土,当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
④对大体积混凝土(如混凝土坝或围堤)或疏筋混凝土,往往受到搅拌设备和运输、成型设备条件的限制。有时为了节省水泥,降低收缩,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抛入大块石(或称毛石),常称作抛石混凝土。
4.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石子的粒级分为连续粒级和单位级两种。连续粒级指5mm以上至最大粒径Dmmax,各粒级均占一定比例,且在一定范围内。单粒级指从1/2最大粒径开始至Dmax。单粒级用于组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级配或配成较大密实度的连续粒级。单粒级一般不宜单独用来配制混凝土,如必须单独使用,则应作技术经济分析,并通过试验证明不发生离析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石子的级配与砂的级配一样,通过一套标准筛筛分试验,计算累计筛余率确定。根据GB/T14685,碎石和卵石级配均应符合表4-8的要求。JGJ53的要求与此相似。
| 
 表4-8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  | |||||||||||||
| 
 级配情况   | 
 公 称 粒 级 (mm)  | 
 累计筛余(%)  | |||||||||||
| 
 筛孔尺寸(方孔筛)(mm)  | |||||||||||||
| 
 2.36  | 
 4.75  | 
 9.50  | 
 16.0  | 
 19.0  | 
 26.5  | 
 31.5  | 
 37.5  | 
 53.0  | 
 63.0  | 
 75.0  | 
 90  | ||
| 
 连续粒级  | 
 5~10  | 
 95~100  | 
 80~100  | 
 0~15  | 
 0  | 
 -  | 
 -  | 
 -  | 
 -  | 
 -  | 
 -  | 
 -  | 
 -  | 
| 
 5~16  | 
 95~100  | 
 85~100  | 
 30~60  | 
 0~10  | 
 0  | 
 -  | 
 -  | 
 -  | 
 -  | 
 -  | 
 -  | 
 -  | |
| 
 5~20  | 
 95~100  | 
 90~100  | 
 40~80  | 
 -  | 
 0~10  | 
 0  | 
 -  | 
 -  | 
 -  | 
 -  | 
 -  | 
 -  | |
| 
 5~25  | 
 95~100  | 
 90~100  | 
 -  | 
 30~70  | 
 -  | 
 0~5  | 
 0  | 
 -  | 
 -  | 
 -  | 
 -  | 
 -  | |
| 
 5~31.5  | 
 95~100  | 
 90~100  | 
 70~90  | 
 -  | 
 15~45  | 
 -  | 
 0~5  | 
 0  | 
 -  | 
 -  | 
 -  | 
 -  | |
| 
 5~40  | 
 -  | 
 95~100  | 
 75~90  | 
 -  | 
 30~65  | 
 -  | 
 -  | 
 0~5  | 
 0  | 
 -  | 
 -  | 
 -  | |
| 
 单粒级  | 
 10~20  | 
 -  | 
 95~100  | 
 85~100  | 
 -  | 
 0~15  | 
 0  | 
 -  | 
 -  | 
 -  | 
 -  | 
 -  | 
 -  | 
| 
 16~31.5  | 
 -  | 
 95~100  | 
 -  | 
 85~100  | 
 -  | 
 -  | 
 0~10  | 
 0  | 
 -  | 
 -  | 
 -  | 
 -  | |
| 
 20~40  | 
 -  | 
 -  | 
 95~100  | 
 -  | 
 80~100  | 
 -  | 
 -  | 
 0~10  | 
 0  | 
 -  | 
 -  | 
 -  | |
| 
 31.5~63  | 
 -  | 
 -  | 
 -  | 
 95~100  | 
 -  | 
 -  | 
 75~100  | 
 45~75  | 
 -  | 
 0~10  | 
 0  | 
 -  | |
| 
 40~80  | 
 -  | 
 -  | 
 -  | 
 -  | 
 95~100  | 
 -  | 
 -  | 
 70~100  | 
 -  | 
 30~60  | 
 0~10  | 
 0  | |
5. 粗骨料的强度。根据GB/T14685和JGJ53规定,碎石和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值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岩石的抗压强度采用
50mm×50mm的圆柱体或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试样测定。一般要求其抗压强度大于配制混凝土强度的1.5倍,且不小于45MPa(饱水)。 根据GB/T14685,压碎值指标是将9.5~19mm的石子m克,装入专用试样筒中,施加200KN的荷载,卸载后用孔径2.36mm的筛子筛去被压碎的细粒,称量筛余,计作m1,则压碎值指标Q按下式计算:

压碎值越小,表示石子强度越高,反之亦然。各类别骨料的压碎值指标应符合表4-7的要求。
6.粗骨料的坚固性。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与砂相似,各类别骨料的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7的要求。
四、拌合用水
根据《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种混凝土。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更不得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或山区施工采用天然水拌制混凝土时,均应对水的有机质、Cl-和
含量等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特别是某些污染严重的河道或池塘水,一般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