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窑尾漏料和改善窑系统通风能力的方法

我公司2号窑自2005年初完成技术改造后,回转窑以外的各系统呈现出了良好的适应能力。改造扩容后的预热器系统已成为低压损高分离效率的热工设备;分解炉炉容明显扩大,空间利用率提高,对燃煤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熟料冷却系统采用新一代篦冷机后,彻底解决了原单筒冷却机存在的缺陷。上述各子系统均能满足提能40%左右的生产要求。但窑系统始终未能进入优质高产、长期稳定运转的状态,2005年全年运转率低于80%。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就产生的现象、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简单阐述,供同仁参考。...

雷前治:中小水泥企业的退路与出路

在首届中国中小水泥企业论坛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详细分析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参考浙江的经验,指出中小水泥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主要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大型新型干法窑、支持中小水泥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用小型PC、SP和少数立筒预热器窑发展特种水泥等五种途径,并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首届中国中小水泥企业论坛圆满落幕

2008年12 月14日下午,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中小水泥企业论坛”圆满帷幕。经过两天充分研讨,代表们认为,解决中国中小水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出路的问题,关键是各级政府、相关行业组织和各类企业应从中国的国情和行业特点出发,实事求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谈分支煅烧在立筒预热器窑上的工业实验

鲁中水泥厂新建一条φ3m×48m强化型立筒预热器窑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水泥熟料11万t,台时产量14~16t/h。该窑1989年底点火试生产,1993年6月10日开始调试应用分支煅烧,12月上旬结束,运行逐渐稳定。台时产量由12t/h左右稳步提高到14.5t/h,砖龄也由原来的81d延长到175d。   笔者参加了分支煅烧调试的全过程,就此谈一下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供同行参考。...

谈Φ2.5m×40m立筒预热器窑结圈成因与防治措施

我厂Φ2.5m×40m立筒预热器窑自1988年投产以来,结圈频繁,且多发生在距窑出料口20m左右,有时一周内就结两次圈,严重时还需停窑处理,影响熟料产、质量,给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

RSP分解窑MC室的改造

我公司2000t/dRSP型带有四级预热器的分解窑,由于分解炉设计结构不合理,炉体容积小,物料在MC室内停留时间短,煤粉在炉内不能完全燃烧,造成预热器超温,三级经常堵塞,物料入窑分解率只有79.81%。从1992年以来,我公司先后两次对分解炉进行改造,使得SC室和MC室工况得到改善,窑炉工艺趋于稳定。...

什么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关键问题

“均衡稳定”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搞好新型干法生产的关键所在。它不但关系到生产能否正常进行,也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产量、消耗,生产的安全、成本、效益和环境保护工作。...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