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T/d水泥生产线带余热发电四与五级预热器综合经济性比较

一、前言 随着国内水泥余热发电技术日渐成熟,国内一些大型水泥制造公司开始了余热发电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四级预热器和五级预热器熟料线配套余热发电选择哪个更经济的问题,以下以标准的5000T/d水泥熟料线为例进行了比较,比较的依据一个是在采用四级预热器和五级预热器熟料线的煤耗差,另一个是分别选择四级预热器和五级预热器配套余热发电电量差,综合以上计算进行比较,确定哪种方式更经济、更合理。...

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管理体会

回转窑是整条水泥工艺生产线的中心,工艺技术管理的作用举足轻重...

5000t新型干法窑试生产前后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本文介绍了5000t/d新型干法窑系统的主机设备及这些设备在试生产前后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分解窑质量和台时能力的提高与稳定

哈尔滨水泥厂5号窑系统是由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开发设计的1000t/d熟料,带有PH2型(类RSP型)分解炉和5级旋风预热器,并采用2-1-1-1-1布置的窑外分解窑;生料磨是沈阳重型机械厂引进德国技术制造的MPS2450立磨,台时能力75t/h;2个Φ12m×24m均化库,储量5000t;生料配料计量和窑尾喂料计量均为承德自动化计量仪器厂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的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0.5%;篦冷机为沈阳水泥机械厂生产的2.3m×17.7m的水平推动篦式冷却机;控制系统为引进美国贝利公司的N-90集散控制系统。...

电石渣干磨干烧生产水泥生料制备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电石渣不必经过粉磨其粒度即可满足水泥生产中生料细度的要求,如何将高湿电石渣和其它原料制成合格的干磨干烧生料,其生料制备系统的选择主要有立式磨系统和风扫磨系统,文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于磨蚀性不大的硅质原料,采用立式磨粉磨系统是最合适的技术方案。...

5000t/d新型干法窑试生产前后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本文介绍了5000t/d新型干法窑系统的主机设备及这些设备在试生产前后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枞阳海螺耐火材料实际使用总结

安徽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枞阳海螺”)在耐火材料方面不断的探索性价比合理的耐材,为延长窑系统耐火材料的使用周期和降低耐火材料维修成本费用打下基础,进一步的推动枞阳海螺的降本增效工作,为创造利润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而努力。 根据2005-2006年的局部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作了总结和分析,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总结分析如下:...

浅论火焰稳定器的作用

通过对各种火焰稳定器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阐明了它们的性能和重要作用。一个优良的火焰稳定器不仅可使火焰更加稳定、风煤混合更加充分均匀,提高燃烧效率和喷燃管以及火砖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调节还可以改变火焰形状和强度,满足回转窑工况变化的要求。指出对它设计得是否合理,是鉴别回旋窑旋流式四风道煤粉燃烧器真品和赝品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TJB型旋流式四风道煤粉燃烧器在湿法回转窑上烧无烟煤的应用

广东梅州金塔水泥有限公司于1995年兴建了一条年产20万t熟料的φ3.5x145 m湿法回转窑生产线,使用一台φ3.2x36 m单筒冷却机和一台φ2.2x4.4 m风扫煤磨配套。该公司地处与福建临近的粤东,缺乏烟煤而盛产无烟煤。原使用烟煤时必须从遥远的北方购进,因而生产成本很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采用了无烟煤与烟煤混烧的试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攻关,使无烟煤的掺混率逐步提高。然而在使用原三风道煤粉燃烧器时,无烟煤的掺混率仅能达到60%左右,距公司达到90%以上或100%差距甚大。因两种煤进厂的差价特别大,约为200~300 元/t,提高无烟煤掺混率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所以,该公司千方百计地在提高无烟煤掺混率上下功夫。...

一氧化碳分析仪取样探头的技术改进

一氧化碳分析仪是保障电除尘器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通过电除尘器的烟气中CO气体含量超标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和切断高压控制柜电源,从而避免发生事故。一氧化碳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取样探头经常发生堵塞、破损、磨损等故障,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给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曾经有数家企业因为一氧化碳分析仪故障而发生电除尘器的爆炸事故。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改进、尝试、优化方案后,终于找到了故障的根源:取样探头故障,因此进行了技术改进。...

变频器在水泥厂中的应用

随着节能法的颁布与实施,节能作为企业增效降耗、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利国利民的同时,也有利于树立企业社会形象,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

不断优化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设计与装备(上)

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一些落后生产工艺的企业以及大量的立窑生产线都即将被完全淘汰。在前几年浙江水泥的生产能力达到了人均1吨/年水平的时候曾经大为紧张,而今,全国水泥的生产能力达到人均1吨/年水平也就在这几年,这必然会出现市场上的供过于求,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主要将会从新型干法与落后生产工艺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新型干法水泥厂之间展开。因此建设水泥厂的经济性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CO分析仪取样探头的技术改进

一氧化碳分析仪是保障电除尘器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通过电除尘器的烟气中CO气体含量超标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和切断高压控制柜电源,从而避免发生事故。一氧化碳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取样探头经常发生堵塞、破损、磨损等故障,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给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曾经有数家企业因为一氧化碳分析仪故障而发生电除尘器的爆炸事故。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改进、尝试、优化方案后,终于找到了故障的根源:取样探头故障,因此进行了技术改进。...

国内首条高掺电石渣干磨干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设计及调试

国内首条1200t/d高掺电石渣干磨干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5年8月8日一次点火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熟料;目前该生产线熟料日产量已达1200吨以上,电石渣在原料中所占比例超过50%(干基),达到国内目前最高水平,为我国建材行业和化工行业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对石灰石资源的二次利用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和实际推广价值。...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处于攻坚阶段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水泥产业调整的活跃状况,说明该地区不仅在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改造方面在全国领先,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该地区的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让我们对长三角地区的水泥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的新工艺开发

电石渣作为生产水泥熟料的原料之一是综合利用电石渣的重要途径。通过广大水泥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不断提高,不仅实现电石渣配料、“干磨干烧”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生产,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而且已经达到:生料中电石渣掺量(干基)≥60%(电石渣替代石灰石量达70%以上),熟料28天抗压强度≥58MPa,熟料烧成热耗≤760×4.18 kJ/kg,能源消耗明显降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

高掺电石渣生产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利用最新研发的RBH5/1300型预分解系统等技术装备,使用高掺电石渣水泥生料在高湿原料干磨干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成功应用,使该项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国建材行业和化工行业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深刻的示范作用。...

浅谈水泥制造技术的现状与评价(下)

迄今为止,工业化制造硅酸盐水泥可以由两种技术来完成,即回转窑水泥制造技术和立窑水泥制造技术。关于二者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现将成为热点,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我国“水泥预期产量12.5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提高70%”,按预期水泥产量计为8.75亿,届时立窑水泥总量为3.75亿左右,2005年立窑产量5亿吨,按预定目标“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后,还需要新增1.25亿吨以上的立窑水泥规定的比例关系都能成立,可见我国立窑泉水泥的仍然会存在与发展,因此,准确认识评价现存的水泥制造技术,对搞好产业结构意义重大,作为“引玉之砖”,试就此问题谈点粗陋的看法,恳请业内赐教。...

浅谈水泥制造技术的现状与评价(上)

迄今为止,工业化制造硅酸盐水泥可以由两种技术来完成,即回转窑水泥制造技术和立窑水泥制造技术。关于二者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现将成为热点,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我国“水泥预期产量12.5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提高70%”,按预期水泥产量计为8.75亿,届时立窑水泥总量为3.75亿左右,2005年立窑产量5亿吨,按预定目标“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后,还需要新增1.25亿吨以上的立窑水泥规定的比例关系都能成立,可见我国立窑泉水泥的仍然会存在与发展,因此,准确认识评价现存的水泥制造技术,对搞好产业结构意义重大,作为“引玉之砖”,试就此问题谈点粗陋的看法,恳请业内赐教。...

美标Ⅱ/Ⅴ型熟料生产对耐火材料的影响

随着国内水泥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很多水泥企业开始出口美标熟料、水泥(其中以美标Ⅰ/Ⅱ型水泥为主),由于美标与国标对水泥质量要求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对运行质量尤其是耐火材料的使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5000T/D熟料生产线炉TDF缺陷浅析

安徽省池州海螺公司有2条5000T/D熟料生产线,是由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于2002年投产.因为各方面原因,运行效果不很理想,尤其窑系统波动较大,我们利用检修机会多次对系统改造,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作一总结....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