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赛道又迎一光伏龙头!
近日,金阳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阳泉州”)已于4月29日和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义乌晶澳”)及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福建金石”)就义乌晶澳与福建金石拟成立合资公司订立4GW HBC升级改造项目合资协议。
根据协议,义乌晶澳和福建金石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生产4GW HBC光伏电池;金阳泉州授予该合资公司其HBC电池专利技术使用权,但并不参股合资公司。
公告显示,合资公司使用HBC电池专利技术需向金阳泉州按月计算及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具体如下:
(1)合资公司应付知识产权许可费=当月HBC电池总销量*每瓦知识产权许可费;
(2)每瓦知识产权许可经等于HBC组件销售与TOPCon组件同期销售每瓦特毛利差额的30%,惟以每瓦特0.008元为上限;
(3)合资公司须于每月15日前向金阳泉州支付上一月使用HBC太阳能电池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许可费,前提为合资公司于上一月产生纯利。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作是利用PERC技术的设备和厂房,再加上金阳新能源的专利技术群升级为较高转换效率的HBC技术。
这也就意味着晶澳科技正式布局BC产能。
在4月底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晶澳科技其实也透露出了选择BC的倾向:“……BC在细分市场有竞争力,故公司在BC工艺路线会考虑投入部分产能,这样可以减少工艺变化产生的浪费……”
“厚积薄发”的BC技术
提起BC,现在大家第一反应能联想到的不是隆基绿能就是爱旭股份。作为BC技术的两大拥趸,这两家光伏企业无疑为BC生态圈的建立贡献了力量。
但其实早在1975年BC电池概念就已被提出;1985年世界第一片BC电池诞生。
不过在此后的时间长河中,BC技术一直未掀起大的浪花。2004年彼时还归属于SunPower的Maxeon推出了第一代基于扩散工艺的商用IBC太阳能电池,但在国内BC技术几乎无人问津。BC技术依旧未形成产业规模。
直至步入21世纪20年代之后,BC技术再次走到了大众视野。2021年爱旭股份明确BC发展道路,开启“ABC时代”;两年后,2023年隆基绿能宣布全力押注BC,先后推出了HPBC1.0和2.0产品 。
两大头部企业的押注,虽为BC造起了声势,但市场对于该技术的发展仍持观望态度。BC技术仍未能摆脱“小众”标签。
但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积淀多年的BC技术终于迎来了“爆发时刻”。
2024年8月27日,普乐科技泰兴基地首批高效TBC电池片出货,成全球首家GW级TBC电池片制造商;
2024年9月19日,金阳泉州与福建钜能及西安隆基乐叶订立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金隆(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HBC太阳能电池;
2024年11月29日,高景太阳能与爱旭股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在硅片、电池、组件三大领域协同,实现BC组件的规模化生产;
2024年11月5日,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宜宾高新区、隆基绿能签署年产16GW HPBC电池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12月,协鑫集成发布基于BC技术的GPC2.0高效组件,预计2025年推出效率高达27.4%的GPC3.0产品;
2025年1月,爱旭济南一期10GW BC电池组件项目首块组件成功下线;
2025年2月,TCL中环旗下TCL Solar发布BC组件新品,据悉该组件产品有望在5月推向市场;
此外,在2025年一季度TCL中环还筹建了2GW BC组件产线;
2025年4月11日,隆基绿能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校准实验认证,其自主研发的HIBC(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7.81%,与理论工艺效率极限仅1.3%的效率差距;
2025年4月12日,浙江爱旭与广西百色市人民政府、创维光伏签订《投资协议》,拟共同发起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创维-爱旭(百色)光伏ABC电池西南基地项目;
……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目前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协鑫集成、爱旭股份、先导智能等光伏头部企业已入局BC;钧达股份、高景太阳能、英发德耀、创维光伏、钜能电力、宇邦新材、普乐科技等多家企业也已加入BC战队。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表示,2025年是BC产能爬坡之年,BC产品真正发挥作用会在2026年,越往后展现的效果会越强。
光伏技术的再次押注
越来越多企业站队BC的背后也侧面反映了当下TOPCon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短短两年时间TOPCon产能就翻了10倍,从80GW跃升至800GW。截至2024年底,N型TOPCon投产产能已经达到833GW,市占率达到74%。
大量的同质化产能,不仅还带来了专利侵权等问题,同时使得产品价格极致内卷。
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最新价格调研显示,目前TOPCon组件持续降价,其报价在0.65-0.74元/W,远低于BC、HJT组件价格。
面对如此境况,光伏企业要想破局、实现差异化发展,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升级另寻他路。
但在如今行业普遍亏损、存量产能“包袱沉重”的现实之下,光伏企业要舍弃现有技术产能去新建布局“跨越式”新技术显然不太现实。对于企业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在现有技术的技术上进行迭代更新,或者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延伸。
对此,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均已透露接下来会对TOPCon进行升级、提效。
在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延伸方面,BC技术凭借其兼容性和叠加特性,在理论上可以和PERC、TOPCon、HJT等技术进行叠加,形成复合型电池结构。
除BC之外,晶体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也成为光伏企业看好的未来技术之一。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两大龙头均在近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态,将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中试线。
隆基绿能押注对了单晶技术后成为了“光伏茅”,晶科能源押注对了TOPCon技术一下跻身龙头队伍,这次谁又能押注成功开创新浪潮呢?
编辑:赵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