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错峰稳行业生态 山东水泥协会筑牢发展保障
不久前,为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落地见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牵头召开水泥行业稳增长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行业协会需强化自律、统筹错峰生产、防范不正当竞争,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持之以恒坚持常态化错峰生产是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维护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抓手。11月14日,为积极承接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工作要求,山东省水泥行业正式发布《山东水泥熟料企业2025-2026年度采暖季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继续以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推动区域水泥行业平稳运行与结构优化。

政策落地 “快响应”,锚定错峰核心目标
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积极贯彻国家及省级政策精神,聚焦 “稳增长、优结构、保生态” 核心目标,做精、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结合山东水泥行业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错峰生产方案。
方案明确采暖季错峰时间为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3月15日,共计121天,覆盖全省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不含化工配套生产线)。通过统一时间、分类实施的方式,平衡市场供需、减少无序竞争,同时为环保改造、设备升级预留空间,实现行业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精准施策 “细部署”,兼顾刚性约束与柔性保障
方案坚持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原则,既强化错峰生产的刚性要求,又充分考虑保民生、促转型的现实需求,构建差异化实施体系:
1、 分类明确实施范围:对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等保民生任务的生产线,以及开展超低排放评估检测、SCR 工程改造的生产线,允许通过 “错峰置换” 方式调整错峰时间,确保民生保障与转型发展两不误;
2、 规范补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特殊任务企业,明确差异化补停标准,单线供暖企业需分阶段补齐 4 个月错峰时间,协同处置类企业按实际生产天数一次性补停,确保错峰总量不打折扣;
3、 严格资质审核:对申请承担特殊任务的生产线,通过资质核验、现场核查、公开评议、公示公告等规范程序,最终确定 16 家企业生产线纳入特殊保障名单,确保审核过程公开透明、有据可查。

多方联动 “强保障”,筑牢行业稳定防线
为确保错峰生产落地见效,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构建 “企业主体、协会督导、跨区协同” 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1、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严格遵守方案要求,同步推进设备检修、节能升级、安全管理等工作,实现错峰期间 “停产不停工、转型不松劲”;
2、 强化协会督导职能,成立分区督导总队,实行 “每日现场督导、每日信息公开、每月报告通报” 机制,建立错峰生产台账与违规举报渠道,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3、 深化省际联动协作,与邻近省份行业协会协同推进错峰生产,实现步调一致、成效互补,从区域层面防范产能无序释放,巩固行业稳增长成果。
通过科学统筹错峰时间、精准平衡供需关系、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不仅有效落实了国家及省级稳增长、保生态的政策要求,更助力山东水泥行业破解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等难题,为行业质量效益提升、结构优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