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报告:2024年上半年砂石行业运行报告与后市展望
一、行业发展政策法规
(一)十部门联合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6年,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总计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达到12000张,绿色建材引领建材高质量发展、保障建筑品质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鼓励在尾矿、废石、废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耦合发展的绿色建材园区,鼓励创建“无废园区”。
(二)加大对矿山安全问题的治理和监管力度
近年来,国家层面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矿山安全问题的治理和监管力度,极大地保障了矿山工人的人身安全。2024年1月17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1号文,《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重在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两会期间,国家矿山安监局更是严密部署,全力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但由于矿山情况复杂,生产线操作繁琐,各种危险因素较多,矿山安全事故仍无法完全避免,全国各地依旧时有事故发生。2024年4月24日,为了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7部门研究制定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山安全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大幅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较为重要。
(三)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2024年3月12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落实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发挥矿产资源规划引领支撑作用,服务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大局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更好引导矿产资源合理勘查开采,助力增储上产,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鼓励在集中开采区内有序投放砂石土采矿权,这标志着我国砂石土资源管理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2024年5月31日,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的研究起草尤为引人注目。《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将要来了,行业发展也将迈入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这一立法行动将为我们的资源开发活动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同时强化资源保护,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四)加强对砂石等矿业权人管理
2024年5月16日,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签署第13号部令,公布《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30条,主要对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填报、公示、核查、严重失信主体认定和矿业权人异常名录管理等作了具体规定。《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优化我国矿业领域营商环境、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需求分析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持续承压,前6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52528.83亿元,同比下滑10.1%,房地产施工面积696817.85万方,同比下滑12%,房地产竣工面积26518.89万方,同比下滑21.8%。基建方面,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265.54亿元,同比下滑9.3%。受下游基建和房地产同时拖累,2024年上半年,混凝土用砂石骨料需求同比下滑10.8%,需求总量62.5亿吨。
图1:2024年上半年砂石骨料需求量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供给分析
1、采矿权中标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计有371宗砂石采矿权成交,同比减少13.1%,共计出让资源储量85.4亿吨,同比下降36%,矿权吨成交价2.2元,同比下滑15.5%。2024年上半年全国砂石采矿权交易遇冷,量价齐跌。分省看,2024年上半年,新疆依然是矿权交易最多的省份,上半年成交77宗矿权,占据全国2成交易,较去年同期90宗交易数量下滑。西南地区云、贵、川等地今年成交量有所上升,上半年成交分别为48、42、18宗矿权,去年同期分别成交25、39、14宗。全国采矿权成交数量超10宗的省份7个,16个省份成交数量不足10宗。
图2:2024年上半年采矿权成交数量同比减少13.1%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资源储量方面,云南砂石矿山出让资源储量最多,上半年总计出让资源储量11.3亿吨,较去年同期出让的8.1亿吨涨幅达39.4%。其余省份,青海、内蒙古、福建、西藏等地出让砂石矿权资源储量较少,单个省份不足5000万吨。
图3:2024年上半年出让砂石资源储量同比下降36%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采矿权成交单价方面,福建仅出让一宗海砂矿权成交单价9.1元/吨,相较其余省份矿权均价最高。安徽、浙江地区矿权成交单价依然名列前茅,成交单价在8-9元/吨之间。其余各省份采矿权成交单价不足4元/吨。贵州砂石资源供给过剩情况非常严峻,“物多而贱”,矿权交易缺乏流动性,砂石矿权成交单价不足0.2元/吨。
图4:2024年上半年采矿权吨成交价同比下滑15.5%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生产线拟建和投产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15条骨料生产线投产,新增年产能近1.01亿吨,拟建项目55个,总产能约2.62亿吨。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显示,2024年投产产线更多集中在下半年,中国电建投产产能尤甚,最新显示,中电建广东台山蕉湾顶年产2100万吨项目7月投产试运行,广东云浮联合开发建设的合计年产5800万吨观音山与牛栏坑项目-其中观音山项目3500万吨预计8月31日投产,湖北长崃2000万吨/年(二期)项目预计10月30日投产,湖北蕲春7000万吨/年项目、广东广宁2300万吨/年项目、广西茶花岭1000万吨/年项目预计年底投产。
表1:2024年骨料产线投产集中在下半年(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从拟建项目情况看,2024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广东骨料拟建项目8个,合计年产能6720万吨,湖南、四川、安徽拟建项目7个,湖南拟建数量多,但年产能较少,不足千万吨。湖北是骨料沿江必争之地,前期大量规划产线已经投产,上半年拟建项目仅1个。
图5:2024年上半年各省骨料拟建项目情况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价格分析
2024年上半年国内砂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关键价格指数出现环比与同比的双重下跌。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CSPI)报收81.41点,环比下跌1.19%,同比下跌4.77%。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MSPI)报收报收84.10点,环比下跌1.31%,同比下跌7.56%。
上半年基建与房地产市场的恢复节奏明显滞后,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佳,下游搅拌站接单更为谨慎,项目开工热情不高,市场需求持续呈现疲软状态。环保政策持续加码,矿山治理成本上升,部分小型、非法砂石厂关停。频繁降雨天气不仅影响砂石的开采和运输,还增加了项目施工的难度和成本,进一步削弱了下游市场的购买意愿。上半年全国砂石价格持续回落,价格中枢下移。
图6:全国碎石价格指数走势(点)图7:全国机制砂价格指数走势(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024年上半年,全国27个主要省市机制砂中砂价格指数,5个城市上涨,19个城市下跌。其中,黑龙江地区涨幅最大,5月牡丹江地区需求尚可,砂石价格上调,前期重庆地区砂石价格持续下滑至相对低位,为提升盈利,6月下旬重庆地区部分企业尝试上调砂石价格。广西和四川上半年价格跌幅较大,环比超10%。另外,两江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城市群砂石需求收缩,砂石价格也在持续走低。
图8:2024年上半年全国27个主要省市机制砂中砂价格指数环比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后市展望
需求层面,2024年,建材行业进入全面深度调整期,房地产和基建双下格局基本已定,砂石需求难免走低。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受销售疲软影响,投资仍呈现收缩态势,新开工面积持续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重点省市基建项目被叫停或暂缓,直接对基建方面的砂石骨料需求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受资金紧张影响,部分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进展缓慢,砂石需求总体迟滞。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根据水泥和商混数据预测,2024年砂石骨料需求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10.68%,需求总量135.02亿吨。
供给方面,前期规划的产能还在陆续投产,下半年供给增加速度远超上半年,新增供给冲击市场,蛋糕就这么大,新进入者必将挤占一部分原有市场,市场被重新瓜分,新的竞争格局会出现。目前,传统砂石企业、水泥企业、其他央国企新入局者势力分化、各显神通,成本高、无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被挤占出局的可能性加大。
需求下降,供给增加,价格是最直观的反应,降价促销最易争抢市场份额。企业退出分为主动和被动退出。主动退出是风险厌恶者的利润落袋,目前市场中存在主动退出的概率偏小。被动退出的方式才是市场化的多数结果,也是市场“内卷”的开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理解,企业停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盈亏平衡点,一种是停业点。前者是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扣减后的利润为零,后者是销售价格等于企业固定成本点。价格在低于停业点的时候,经营企业贡献效益差,经营亏损还要高于关停企业导致的亏损,现金流减少的更多,多数企业选择在这个时点退出。目前,已经有部分成本较高的砂石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但如果价格继续走低,水泥行业就是砂石行业的前车之鉴。下半年的砂石市场行情不容乐观。
编辑:刘晓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