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周报:东北地区水泥市场停窑落实,辽宁吉林价格上涨(4.21-4.25)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东北地区水泥市场在停窑政策的推动下,辽宁和吉林地区水泥价格有所上调,黑龙江地区由于前期价格冲击较小,此次未跟随上涨。
东北:辽中地区水泥市场近期展现出较强的运行态势。在经历了价格的大幅下滑之后,区域内水泥企业实施为期20天的错峰生产措施,水泥价格也自4月21日起迎来恢复性大幅上调,P.O 42.5散装水泥出厂报价约为290元/吨。随后,4月23日,主要水泥企业再次通知上调水泥价格10元/吨,主要因错峰生产导致供应减少,加之前期复价执行情况良好,水泥企业再次推涨意愿强烈。吉林地区前期受辽宁低价水泥冲击出现价格下滑后也于近期进行复价上调。目前区域内需求仍维持较低水平,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跟踪观察。
相关产业信息:
2025年一季度,受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基建项目开工率回升等影响,下游需求恢复持续改善,水泥产量同比降幅出现缩窄,同时行业自侓意识增强、企业错峰力度较大,水泥价格先抑后扬,走出跌势,加之煤价走低,生产成本下降,行业利润相较同期明显改善。
辽宁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水泥分会九届二次理事会于2025年4月17日在沈阳召开,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会长赵宏波出席会议。由于工作变动,省建材协会原副会长、水泥分会会长李英科,秘书长谭强分别辞去原职务。经会前广泛征求意见,会议选举山水集团东北运营区副总经理、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邵军任水泥分会会长(兼),选举亚泰建材辽宁销售公司总经理付宗利任水泥分会秘书长。
长期以来,水泥一直是长港口的主要装卸货种。面对近年来国内水泥市场需求持续走低,长港口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及时调整市场开发策略,通过对国内外水泥市场的综合考量,将开拓外贸水泥市场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兼顾上下游各环节,强化各领域改革协同联动,实现价格合理形成、利益协调共享、民生有效保障、监管高效透明。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破解价格治理难点堵点问题,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增强价格反应灵活性。坚持依法治价,完善价格法律法规,提升价格治理科学化水平,规范经营主体价格行为。
当前,国内水泥行业正经历“阵痛期”。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等多家头部企业2024年年报显示,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大多承压。不过,一大亮点是,这些公司的海外业务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截至当前,中资水泥企业已在海外20多个国家布局熟料生产线,熟料产能近9300万吨。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