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不刻意追求市占率,聚焦发展质量
7月2日,通威股份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该公司董事会秘书严轲、投资者关系经理钟秋实参与接待,就公司技术、产能排产、项目复工等问题进行回复。
首先对于7月排产计划,通威股份表示结合行业需求节奏进行阶段性调整,预计排产量将环比有所回落。
“尽管短期需求波动,但上半年部分集中式项目招标延后,相关订单有望在下半年逐步释放,对国内装机需求形成托底。”通威股份表示,“全年来看,在政策持续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仍有望保持同比增长趋势。”
通威股份透露着西南地区逐步进入丰水期,叠加四川能源科技项目(12万吨)技改检修工作已顺利完成,考虑各方面的资源条件,产能优势,经综合评估,公司在5月中旬有序推进能源科技公司复产工作,目前已全面达产达标。截至6月底,公司综合开工率约50%。
技术方面,对于N型技术之间的竞争,通威股份认为:“TOPCon、HJT和BC三者并非是完全替代关系,而是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互补性解决方案。”该公司表示,目前来看,在未来至少2-3年内TOPCon仍将占据主流地位,BC产品当下更聚焦高端分布式市场。
通威股份透露,其目前已拥有300MW TBC中试线,并持续在推进该技术路线的研发与中试验证。同时该公司还储备了贱金属应用方案,为后续降本增效方案开辟路径。
2024年,通威股份组件销量达到45.71GW,稳居全球前五。截至今年6月份通威股份组件出货也已累计100GW。
在谈及2025年组件出货目标,通威股份表示:“当前光伏产业仍处在深度调整阶段,市场价格相对低迷,公司2025年组件整体销售策略在巩固全球前五基本盘的同时,不会刻意追求市占率,而是进一步聚焦发展质量,通过下沉海外营销渠道,加强本土化客户服务能力,以及TNC 2.0新品带来的差异化竞争,持续提升海外出货占比。”
同时,通威股份也表示根据业务发展规划,今年该公司各环节暂无新增产能。
原文如下:
1、公司TNC 2.0技术的提效空间有多少?下半年会改造多少TNC 2.0产能?
答:公司不断革新TNC核心工艺,将通过TPE边缘钝化、钢网印刷、背面多晶硅栅、908 技术(通威自主研发的0BB 技术)、全面屏等电池、组件一体化提效方案,推动TNC 2.0产品的量产主流功率挡位提升25W以上。在产能改造方面,公司目前已正式发布TNC 2.0产品,下半年将结合自身产品策略及市场反馈等有序推进TNC产能改造工作。
2、如何看待BC技术与TOPCon及HJT技术的竞争,公司目前是否有BC技术的布局?
答:关于BC技术与其它技术路线的竞争,公司认为TOPCon、HJT和BC三者并非是完全替代关系,而是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互补性解决方案。目前来看,TOPCon凭借成熟的产业生态、量产工艺和持续的降本潜力,在未来至少2-3年内仍将占据主流地位,而BC产品当下则凭借其外观美观等特点,更聚焦高端分布式市场。公司在保持TOPCon技术领先的同时,也将持续加大在HJT、BC等新技术上的研发,通过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最大化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公司在BC技术领域的布局已有多年,目前拥有300MW TBC中试线,并持续在推进该技术路线的研发与中试验证。目前,公司TBC产品取得了TUV莱茵认证,具备出货资质,中试线210R-66版型批次功率达成660W,处在行业第一梯队。此外,BC作为背交叉电池结构的统称,存在和多种技术结合的可行性,除了TOPCon和BC的结合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其它BC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并储备了贱金属应用方案,为后续降本增效方案开辟路径。
3、请问公司今年组件出货的目标以及营销策略?
答:2024年公司组件销量达45.71GW,出货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前五,截至今年6月,通威组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已累计出货100GW,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公司品牌的认可。但当前光伏产业仍处在深度调整阶段,市场价格相对低迷,公司2025年组件整体销售策略在巩固全球前五基本盘的同时,不会刻意追求市占率,而是进一步聚焦发展质量,通过下沉海外营销渠道,加强本土化客户服务能力,以及TNC 2.0新品带来的差异化竞争,持续提升海外出货占比。
4、7月公司组件排产趋势变化,如何看待下半年国内装机需求?
答:公司7月组件排产计划结合行业需求节奏进行阶段性调整,预计排产量将环比有所回落,这一变化与上半年国内抢装潮结束后的市场节奏相符。尽管短期需求波动,但上半年部分集中式项目招标延后,相关订单有望在下半年逐步释放,对国内装机需求形成托底。全年来看,在政策持续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仍有望保持同比增长趋势。公司后续也将结合市场需求、自身订单情况及产业链协同等多方面因素,基于生产组态最优原则,灵活调整组件开工率。
5、请问公司乐山项目是否复工?另外截至6月底多晶硅环节开工情况及后续排产规划?
答:随着西南地区逐步进入丰水期,叠加四川能源科技项目(12万吨)技改检修工作已顺利完成,考虑各方面的资源条件,产能优势,经综合评估,公司在5月中旬有序推进能源科技公司复产工作,目前已全面达产达标。截至6月底,公司综合开工率约50%。
公司后期多晶硅生产组态安排将围绕成本要素、团队稳定性、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科学调配各基地产能,动态调整开工情况,全年仍围绕有序控产的原则运行。
6、请问公司目前工业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产能分别有多少?今年是否会有新增产能?
答: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工业硅产能达30万吨、多晶硅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超150GW(TNC)、组件产能超90GW。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规划,今年公司各环节暂无新增产能。
7、关注到部分光伏企业有港股上市的想法,请问公司有没有相关打算?
答:通威股份始终以开放态度关注境内外资本市场动态。在全球化战略推进过程中,公司将持续评估各类资本工具对国际化经营的协同价值,包括但不限于拓展海外融资渠道、优化投资者结构等可能性。未来若有需披露的重大资本运作计划,公司将严格按监管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请问公司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4.57亿元,主要为应对二季度国内光伏抢装潮,公司主动增加原材料及成品库存储备,导致现金短期承压。公司资金储备充足,一季度末在手货币资金+可交易金融资产约400亿元,叠加各环节具备成本优势,流动性风险可控。
编辑:赵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