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十四五” |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效显著——②产业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09-02 12:19

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部署开展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10+5+4”现代化工业体系。其中,“10”就是改造升级糖、铝、机械、钢铁、有色、石化化工等10个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5”就是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等5个新兴产业;“4”就是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深海空天等4个未来产业。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以来,广西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坚持向传统产业要新质生产力,有效填平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传统产业孕育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有效延伸下游精深加工环节,柳钢、盛隆冶金等重点企业品种钢平均占比超70%,汽车、机械等补齐了本地关键零部件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柳工装载机、玉柴发动机等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

1.糖。2024年,成品糖产量800.7万吨(2024/25榨季产量646.5万吨),排全国第1位。延伸发展了酵母及其抽提物、环保餐具、液体糖等深加工产品超过20个,形成9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蔗渣、糖蜜、滤泥等利用率均达100%

2.铝。2024年,氧化铝产量1454.3万吨、排全国第3位;电解铝产量293.2万吨,排全国第6位;铝材430.4万吨,全国排名第4位。广西已经建立从铝土矿到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条,从薄如蝉翼的电子级铝箔,到轻质高强的新能源汽车铝材,再到高端精密的航天铝合金,广西都能够制造。

3.机械装备。2024年,装载机产量约2.09万台,全国第1;内燃机产量约43.42万台、包装专用设备产量约62.64万台,均全国第2。全区已形成工程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船舶、农机装备等细分产业链,广西的第二代电动装载机、国内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船电发动机、移动破碎机等新产品领跑行业。

4.钢铁。拥有柳钢、盛隆冶金、翅冀、北港新材料、贵港钢铁等长流程炼钢企业,2024年全区粗钢产量4342.8万吨、全国排名第6,钢材产量5590.5万吨、排名全国第7,不锈钢产量650万吨、排名全国第2,延伸了不锈钢、汽车板材、家电用钢、型材等先进钢铁材料,产品市场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5.有色金属。广西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多种关键金属资源保有量居全国前列,在国家关键金属资源开发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539.71万吨、全国排名第5,其中:锡矿、锑矿、镓矿、铟矿保有资源量分别占全国13.9%、12.6%、16.3%、20.4%,均位居全国前4位;离子吸附型重稀土保有资源量占38.2%、居全国第2位;2024年镓产量161吨、占全国23%,锗产量32吨、占全国34%,锑产量3.57万吨、占全国17%,铟产量155吨、占全国30%;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26.6万吨,全国第3。

6.汽车。2024年,汽车产量110.8万辆、排全国第12位,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5家,自治区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等企业百余家,建设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全国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了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汽集团等知名品牌。

7.石化化工。打造形成了以炼化一体化、现代煤化工为牵引,包含新能源电池材料、轻烯裂解、先进树脂材料、化纤纺织材料、新型盐化工、特种磷化工、精品碳酸钙等特色优势产业链,成功构建了“油、煤、气、盐”齐头并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2024年炼油产能1640万吨/年,初步形成“东盟发展炼油、广西布局炼化”的协同发展格局。

8.食品加工。2024年,年加工油料作物能力达1500多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排全国第5位,油茶产量排全国第3位,包装饮用水产量排全国第5位,饮料产量排全国第9位。打造了“丹泉”酱酒、“巴马丽琅”矿泉水、“皇氏”水牛奶等一批“桂字号”品牌,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入选国家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9.高端绿色家居。广西林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23亿亩,其中人工林面积1.34亿亩,局全国第一。广西高端绿色家居产业主要以木材为原料生产人造板、家具等产品,2024年人造板产量超过7000万立方米,排全国第1位,异型胶合板、木衣架产量居全国第1位。

10.轻工纺织。造纸引入了太阳纸业、玖龙纸业、仙鹤纸业等龙头企业,纸浆产量510万吨,机制纸及纸板产量867万吨、排全国第6位。纺织服装规上企业431家,生丝18万吨、占全国的46.4%,服装产量13万件。电动自行车已建成整车产能550万辆,2024年产量276万辆。家用电器2024年洗衣机产量160.75万台、电冰箱176.02万台、空调121.08万台。

(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十四五”以来,广西引导优质资源向新兴产业高效集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3%,比2020年提高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年均达35%以上。

1.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屏芯端网器材”六大产业板块,形成了以南宁、北海、桂林市为中心,梧州、玉林、钦州、贺州等市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生产智能手机1568万台、笔记本计算机40万台、彩色电视机545万台、电子元件160亿只、集成电路19.5亿块、印制电路板889万平方米。

2.新能源汽车。国家支持广西探索建设面向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建设面向RCEP成员国的汽车出口基地。2024年广西新能源汽车产量76.5万辆、排全国第7位,新能源累计销量突破240万辆、位居全球前3位,微货、微客、小型新能源车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3.新材料。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50亿元。新能源电池材料进入国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第一梯队,金属新材料形成钢铁、铝基、铜基、稀土及稀贵金属等产业链,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建成全国前三的光伏压延玻璃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碳酸钙产品生产基地,化工新材料构建从石油炼制、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到化工基础原料、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的完整产业体系。

4.新能源及储能。2024年全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201.1万千瓦、占比43.9%(2025年1—6月达到5329万千瓦、占比48.5%),成为广西装机第一大电源,其中核电装机453万千瓦、光伏装机2052万千瓦、风力装机1807万千瓦、水电装机1904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发展了光伏玻璃(2024年产量253万吨)、储能电池、风机装备等产业链环节。

5.生物医药。2024年中成药产量11万吨、化学药产能5万吨,医疗器械产量4.7万台。初步形成了以桂林、南宁为核心,梧州、柳州、钦州、玉林、防城港等市为支撑的“双核多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血栓通、三金片、西瓜霜系列、青蒿琥酯、金嗓子喉片、花红片等。

(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十四五”以来,广西坚持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丰富场景应用,推进先试先行,构建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学、深海空天等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

1.人工智能(含元宇宙产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基本形成了覆盖智能终端、元器件和零部件、人工智能软件等产业链布局。2025年1—6月,全区工业领域人工智能产值突破39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量45.2万套、同比增长20%,人工智能软件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36%。

2.生命科学。处于起步阶段,在血液制品、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及智慧诊疗设备、生物制品、合成生物、健康食品等领域涌现出广西莱士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桂林华诺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代表性企业。

3.深海空天。(1)海工装备方面,塔筒、叶片、导管架等风电装备实现本地化生产,具备生产制造大型过驳平台船、大型集装箱船的能力。(2)低空经济方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百家,具备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复合翼无人机等多种类型无人机生产能力。(3)商业航天方面,拥有低纬度和射向优势,星箭制造的材料基础和制造能力较好,南南铝加工是航天用铝材料的三个头部企业之一,航天人才培育也有一定基础,发展面向东盟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巨大,中科卫星等企业已经落地,布局北部湾星座等项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

      编辑:DataBMAI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行情通立场。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9-03 11: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