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混凝土行业运行分析及展望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林加义 · 2025-07-24 10:58

一、下游新开工项目不足,商混产量持续萎缩

2025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速度稍快于去年同期,但在近五年当中仍处于中间水平,并未见大幅提速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年内债券资金集中流向化债领域,基建项目审批相对严格,实际投资增速继续走低。房地产方面,新房销售阶段性改善后再度走弱,难以形成持续性利好,企业资金到位情况仍不理想。另外,土地交易规模进一步萎缩,制约新开工施工规模。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施工指标继续缩量,投资降幅持续走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1-6月份基建(不含电力)投资累计增速为4.6%,相较于2024年同期下滑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2024年同期扩大1.1个百分点。

图1: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均呈下行趋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约2.2万亿元,发行进度达到49.1%,发债速度稍快于去年同期水平。然而,从发债结构来看,化债及土地收储等用途的专项债占比较大,实际用于项目施工的资金较为有限,公路建设等领域的投资仍处于负增长状态。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上半年国内多数地区反馈终端资金仍偏紧,缺乏新开工施工项目,基建端混凝土需求未见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继续严控供应增量,销售改善持续性不足。2025年1-6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降至4.4万亿元,同比减少5.5%,降幅相较于去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在政策利好支持下,市场成交气氛出现阶段性改善,但存量需求释放后,新房成交量再度走弱,房企资金回款仍存在较大压力。2025年1-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合计5.0万亿元,同比进一步下降6.2%。

受土地成交量持续减少以及资金因素影响,房地产行业整体施工规模仍有缩减,同比降幅略有收窄。2025年1-6月,全国房屋施工面积在63.3亿平方米左右,同比减少9.1%,降幅相较于去年同期收窄2.9个百分点。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降至3.0亿平方米,同比减少20.0%,新开工项目降幅仍较为突出。另外,由于过去几年新开工施工面积持续大幅缩减影响,竣工规模同样延续下滑趋势,1-6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约为2.3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到14.8%。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终端项目资金紧缺的局面未有显著改善,基建和房建领域仍然缺乏施工增量,国内商品混凝土需求总量进一步走低。因此,202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企业预计实现商混产量10.5亿方左右,同比降幅约为6.5%。

图2:2025年上半年商混产量和房地产施工增速情况(万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成本支撑持续走弱,混凝土价格降幅明显

(一)上游原材料价格

1.水泥

2025年上半年,尽管上游水泥企业存在稳价挺价意愿,但由于终端需求较为乏力,推涨行为的持续性较差,水泥价格走势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不过,整体成交均价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11.78点,相较于年初下跌13.8%,与2024年同期相比,水泥价格指数降幅约为5.0%。

图3: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走势(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2.砂石骨料

2025年上半年国内砂石骨料价格延续下行趋势。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碎石价格指数和机制砂价格指数分别报收75.33点和80.87点,相较于年初分别下跌4.2%和1.6%。与2024年同期相比,碎石和机制砂价格指数降幅分别为7.5%和3.8%。

图4:2025年上半年全国碎石和机制砂价格指数走势(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混凝土价格

2025年上半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设备更新领域,基建及房地产项目资金流入仍不理想,施工规模处于持续缩减状态,混凝土企业订单增量不足。与此同时,上游水泥及砂石骨料等原材料价格进一步走低,成本端难以形成有效支撑。因此,国内混凝土价格延续下行趋势,降幅仍较为明显。截至6月底,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报收97.21点,相较于年初下跌10.6%,与2024年同期相比,混凝土价格指数跌幅达到17.6%。

具体来看,1-2月份,适逢春节假期,加之节后复工缓慢,下游施工活跃度处于年内低位水平,混凝土出货量极少,市场价格持续向下调整,累计跌幅达到10.1%。3-4月份,下游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尽管混凝土出货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由于上游水泥价格抬升,搅拌站跌价空间不足,多以稳价出货为主,实际成交重心并未出现大幅涨跌调整。5月份开始,原材料价格再度出现松动,加之国内雨热天气逐步增多,市场需求疲软运行,混凝土价格进一步走低,至6月底,混凝土价格累计下跌3.1%。

图5:2025年上半年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走势(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分地区来看,中南地区价格指数跌幅居首,较年初下跌13.77%;其次是西北和华东地区,混凝土价格指数较年初分别下跌11.07%和10.47%;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混凝土价格指数跌幅分别为9.82%、7.96%和5.68%。

表1:2025年上半年各区域混凝土价格指数运行情况(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东北地区承压运行。一季度,受严寒天气及春节假期影响,东北地区全面停工,市场需求陷入停滞,企业多以观望为主,混凝土市场量价双弱。二季度,尽管成本端尝试提涨,但由于终端施工需求萎靡不振,搅拌站难以向下游传导成本涨幅,混凝土价格承压下行。

西北地区量价双弱。1-2月份,天气条件和资金因素均不利于开展施工,西北地区混凝土价格趋弱运行。3月份,局部基建施工有所恢复,但整体混凝土出货量仍低于4成,混凝土价格以稳为主。二季度,气候条件不佳,市场需求仍较为低迷,混凝土价格持续走弱,降幅较为明显。

华北地区趋弱运行。1-2月份,受低温和春节假期影响,仅部分重点项目仍有施工活动,市场陷入淡季停滞状态。3月份,市场需求恢复弱于预期,混凝土出货量仅有3-4成左右,但在水泥价格推涨带动下,局部混凝土价格略有上调。二季度,仅靠局部重点工程难以抵消整体需求收缩趋势,加之水泥价格回落,混凝土成交重心逐步走低。

华东地区以跌为主。1-2月,市场处于春节淡季,工地和搅拌站开工低迷,多地混凝土价格出现下跌。3月份,下游逐步恢复施工,部分区域市场需求恢复至8成左右,混凝土企业稳价出货为主,个别略有上调。二季度,由于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市场需求再度回落,加之水泥价格逐步走低,混凝土价格呈现持续下行趋势。

中南地区持续下跌。1-2月份,下游施工活跃度偏低,市场需求大幅减弱,混凝土价格持续下跌。3月份,受复工复产影响,局部价格短暂小幅调涨,但资金问题制约需求恢复幅度,实际多数区域仍然以稳为主。二季度,中南部分区域持续暴雨,市场需求明显走弱,混凝土企业竞争加剧,成交重心大幅下跌。

西南地区震荡走弱。1-3月,受天气因素影响,下游复工进度较为之后,仅有个别区域基建托底需求,混凝土价格出现下跌。二季度,核心区域市场需求低迷,搅拌站出货量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加之成本支撑走弱,市场竞争加剧,混凝土价格走势稳中偏弱为主。

分省份看,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30个省市中C30混凝土价格下跌的省市有28个。其中,上海、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湖南市场价格跌幅靠前,较年初分别下跌22.16%、19.51%、19.48%、18.06%和16.38%;宁夏、辽宁、广东、山西、湖北、江西和天津等省市价格跌幅次之,较年初下跌11.40%-14.90%左右;其余价格下跌的省份,跌幅基本在0.13%-9.23%之间。C30混凝土价格上涨的省份仅有1个,重庆市场混凝土价格较年初上涨3.90%。另外,北京市场混凝土价格与年初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图6:2025年上半年各省市C30混凝土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混凝土市场量价未稳,行业利润进一步减少

2025年上半年,政府发债集中于化债以及土储等领域,基建项目资金仍未见明显改善,加之项目审批严格,实物工作量释放较为有限,基建端难以对混凝土需求形成有力支撑。房地产方面,市场销售热度持续性不足,房企资金回款仍有压力,加之土地市场成交规模持续缩减,主客观因素均对新开工施工量形成较大限制,地产端混凝土需求进一步萎缩。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样呈现下行趋势,混凝土价格跟随成本走低,且下跌幅度明显高于成本端,企业销售利润率相较于去年同期仍有所下滑。

整体而言,上半年混凝土行业延续量价齐跌的趋势,企业向下游让利以维持市场份额,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行业营收规模和利润总额相较于去年同期仍有较大幅度减少。

从总量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0亿元左右,全口径下同比降幅在13%左右,行业利润总额预计在85亿元上下,全口径下同比降幅约为20%。

图7、8:2025年上半年混凝土行业收入及利润变化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另外,以商混作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有3家,均已公布上半年经营业绩预告。从披露的数据来看,西部建设、四方新材以及海南瑞泽上半年业绩均预计亏损,业绩表现普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西部建设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至13000万元左右,去年同期为盈利562.88万元。根据公告所述,西部建设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降幅大于主要原材料成本降幅,导致商品混凝土销售毛利率空间收窄。

四方新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00万元至3000万元左右,去年同期为盈利947.47万元。根据公告所述,四方新材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市商品混凝土需求大幅减少,公司整体销量不及预期。在此背景下,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较去年继续下滑,对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下游施工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部分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增加。

海南瑞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至6500万元左右,去年同期为亏损4825.25万元。根据公告所述,上半年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加剧,商品混凝土销售价格下降,同时,主要原材料综合成本降幅低于销售价格降幅,导致海南瑞泽综合毛利率下降。因此,海南瑞泽业绩亏损有所增加。

四、后市混凝土行业展望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未过半,且资金用途多集中于化债以及土储等领域,流入实体项目的资金相对有限。从资金角度来看,下半年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略高于上半年,并且对于实物工作量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增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出现回升的可能性较大,将对个别市场的混凝土需求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过,考虑到基建投资结构的变化,实际产生的需求增量预计仍较为有限。

房地产方面,市场销售热度趋于减弱,政策利好带来的持续性明显不足,行业自身造血能力依旧偏弱,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债务违约风险,投拓积极性未见改善。与此同时,出于调节市场供需平衡的考虑,政府土地供应量同样有所减少,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降幅达到8%,继续制约房地产施工增量。受上述因素影响,下半年国内房地产行业仍将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新开工施工面积大概率维持较大降幅,继续拖累混凝土市场需求下行。

整体而言,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难有明显起色,房企仍将面临资金压力,制约新开工施工增量,整体施工规模延续大幅下行趋势。基建方面,随着政府专项债逐步发行,实物工作量释放情况预计将好于上半年,但考虑到化债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对建材的拉动作用仍较为有限,难以弥补地产施工萎缩带来的缺口,混凝土需求总量进一步减少。因此,产业链上下游供需矛盾持续存在,市场竞争预计仍较为激烈,成交重心易跌难涨。不过,考虑到目前混凝土企业面临亏损,实际价格下行空间有限,预计跟随成本调整为主,下半年整体价格跌幅相较于上半年将有所收窄。

编辑:林加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行情通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26 08: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