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建设高度突破200米
记者11日在狮子洋通道建设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推进关键节点。据悉,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设计高度为342米,目前已突破200米,预计2026年将实现封顶。
狮子洋通道建设项目由广东省交通集团下属的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中,主桥狮子洋大桥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公规院)主持设计,中交二航局、中交二公局参与建设。
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现场
狮子洋通道是一条“多层复合型功能通道”,起于广州南沙,终于东莞虎门,不仅承担着区域间的高速交通联系,还衔接地方城市道路系统,实现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有机融合。
狮子洋大桥作为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以其主跨2180米的超大跨径,一跨过江,建成后将创下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2180米)、主塔塔高(342米)、锚碇基础(直径130米)、主缆规模(直径1.5米)、车道数量(上下双层16车道)”五项世界第一。
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现场
“我们对多个主桥桥位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确定了主跨2180米一跨过江的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这无疑是挑战极限,但也是实现项目战略价值、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最优解。”为最大化提升通道的服务能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公规院总工程师崔冰带领资深技术人员组成的公规院设计团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方案比选与科学论证,最终确定了跨江主桥为上下双层“8+8”车道的方案,上下层均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
“双层16车道的超宽桥面,意味着单侧桥塔需要承受超过20万吨的巨大竖向压力,这是传统桥梁结构难以承受之重。”崔冰表示,面对这一核心难题,设计时创造性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索塔方案,有效强化了索塔各项结构性能,并显著减少塔身自重,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该型结构用于大跨度悬索桥。
同时,为满足超重荷载要求,狮子洋大桥的主缆设计直径达1.5米,单根主缆由374股索股组成,每股索股又由127根直径6毫米、强度等级高达2060兆帕的高强钢丝构成。
“多年来,公规院始终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战场,深度参与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标志性工程全生命周期工作,成为推动湾区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公规院专业总监、副总工程师吴明远表示。
狮子洋通道效果图
珠江口上,狮子洋通道与已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南沙大桥遥相呼应,共同构成连接广州南沙与东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重要跨江走廊。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南向西扩展的重要交通生命线,狮子洋通道将在促进广州南沙、中山乃至珠江口东西两岸全面互联中发挥关键作用。”狮子洋通道项目建设方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太科介绍,项目建成后,广州南沙至东莞的车程将大幅缩短,珠江口核心城市群的联系将更加紧密。